據中汽協最新統計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國內合計生產新能源汽車2991輛,同比增長62.6%;銷售新能源汽車3175輛,同比增長57%。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技術前沿的不斷革新、產業面愈發令人振奮的消息似乎都預示著,中國新能源汽車駛入千家萬戶的目標即將實現。但電動汽車推廣應用不確定性大以及充電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仍然存在,應盡快統一標準,加強在公交、出租等領域推廣電動車,同時出臺措施,鼓勵“按需建設”電動汽車充電樁,助力新能源車推廣。
新能源汽車一季度迎開門紅
近日,據中汽協會不完全統計,2013年第一季度,國內合計生產新能源汽車2991輛,其中純電動汽車2691輛,同比增長62.6%;銷售新能源汽車3175輛,其中純電動汽車2874輛,對比上年同期增長57%。純電動汽車產與銷均實現了較快增長。在插電式混合動力產銷方面,第一季共生產300輛,銷售301輛。
工信部部長苗圩也公開表示,工信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新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該補貼政策將于今年上半年出臺,新政思路將不按技術路線來分,而是按汽車節油率劃分為16個檔次,補貼底線大于3000元。
事實上,從2009年1月開始,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聯合發布了“十城千輛”計劃,計劃在國內13個城市進行新能源車的試點運行,每年增加10個城市試點。至此之后,從北京、上海到長沙,即便是不屬于國家試點的省市,都紛紛上馬電動車配套項目,單個充電站的投資從1000萬元到4000萬元不等。
但新能源汽車產業當下的發展問題仍然很多。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對于地方政府而言,發展新能源汽車更多成了吸引投資的噱頭,更高的推廣計劃目標意味著更多的GDP。而對于企業而言,則是跑馬圈地的機會。各自亂戰,也沒有什么統一的標準。
新能源汽車成噱頭 大量充電樁被閑置
據調查,位于長沙城南郊的國家電網湖南長沙10千伏大托環保電動汽車充電站是湖南省目前建成的規模最大的汽車充電站,除了對電力公司自己幾輛電動車進行保養和充電外,就是對附近的比亞迪(002594,股吧)長沙公司生產的幾輛電動公交車保養充電,基本沒有業務量。全國各地耗資千萬元的充電站淪為擺設不可避免。
上海市電力電動汽車服務公司副總經理趙麗達表示,截至2012年底,上海累計建成投運的充換電站12座,交流充電樁1460個。但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還未形成規模,造成設施使用效率較低。
除此之外,北京、上海、長沙等地充電站數量少、布局不合理,大多分布在郊區等偏遠地區,多用于對電動環衛車和公交車的充電,并不全適用于私人車型也是現實問題之一。而且,已建成的充換電站都是在電力系統的辦公區、宿舍區,并沒有真正走入社區,這對電動汽車的普及無疑是一大阻礙。
國家電網湖南省電力公司長沙客戶服務中心市場及大客戶服務部副主任周寧表示,充電設施進社區現在有一個困難,深入小區、辦公區建充電樁,需要所在單位和小區物業的支持、協調、配合,一旦開始施工,對小區物業、外觀都會有影響,需要做好對方的工作,難度比較大。市區土地緊張,要建設大型充電站幾乎不可能。<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378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