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國內多晶硅產業陷入困境,全國政協委員、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共山對此提案,財政部應取消對多晶硅行業的歧視性稅收政策,多晶硅硅料和硅片等產品享受國家正常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退稅政策,并享受17%的出口退稅稅率,確保我國多晶硅行業保持同等國際競爭能力。
朱共山指出,多晶硅是信息和新能源產業的基礎原材料,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國務院列為未來重點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產業和新材料產業的重要內容。我國多晶硅產業經過多年努力和持續投入,已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改變了多晶硅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尤其是經過近三年多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投入,部分技術已經同步或引領國際水平,產品單位能耗明顯下降,副產物充分循環利用,多晶硅產業已經初步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但是,國內多晶硅產業的崛起,削弱了國外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為了打壓國內多晶硅產業的發展,2012年國外多晶硅企業以不公平競爭手段,包括低于成本價格傾銷擠占中國市場、利用長單脅迫中國下游客戶等,迫使國內多晶硅企業不得不降價銷售,導致包括部分優勢企業在內的一批企業停產或者限產,嚴重影響中國光伏及半導體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有關部門將多晶硅列為高耗能產業,不區分優勢企業和劣勢企業,采取一刀切的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導致國內具有全球競爭能力的優勢企業無法公平享受正常的高新技術產業包括財政扶持、投融資和出口退稅等政策待遇,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嚴重制約,競爭力下降,使國內整個多晶硅行業發展陷入困境。
所以,作為中國光伏產業聯盟主席,朱共山建議,中國政府應加快對進口多晶硅”反傾銷反補貼”案件的裁定,打擊國外多晶硅低價傾銷的不公平競爭行為,同時將多晶硅進口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回歸一般貿易監管,以打擊偷逃稅款,規避“雙反”措施的惡劣行徑,鞏固中國光伏產業和半導體產業的原料基礎。同時,建議財政部提供財政補貼、金融信貸和稅收,發改委提供電價等優惠政策,以鼓勵優勢企業通過技術研發,優先發展。 ▇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165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