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藍光溢出可能對視網膜造成損害?近日有檢測結果顯示,市售的部分LED燈具在異常使用狀態時的確有一定風險。被稱為第四代光源的LED燈真的不安全嗎?LED藍光溢出究竟是什么?是傷人的“潛在殺手”嗎?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LED藍光成“傷眼兇手”?
被稱為第四代光源的LED,在產業資本和政府補貼的雙重推動下,近年來實現了爆發式增長。然而,LED的安全問題卻引發了部分醫學界人士的不安,有專家擔憂“LED藍光會對視網膜造成損害”。
上海市照明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副站長、上海市照明學會理事長俞安琪介紹,藍光是自然界一直存在的光,也是太陽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種白光光源中也必然存在,我們生活的環境處處都有“藍光”,因此將“藍光”等同于“視網膜傷害”不合常理。
但是,當前市場上很多LED燈具是通過芯片發出藍光激發黃色的熒光粉來調和成白光的,這也就使得白光LED照明產品藍光光譜較其他的光源來得豐富!罢且驗樽⒁獾搅税坠釲ED照明產品藍光光譜較豐富的特點,才有了光生物危害的國際標準,以此提示產品應達到的安全性。”
LED怎樣才安全?
市場上的LED產品安全嗎?藍光溢出是什么?特殊人群又該如何健康使用?記者進行了調查。
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近日專門組織檢測機構對部分市售LED照明產品進行了風險監測,發現27個LED燈抽樣樣品中,在異常使用狀態下有1個樣品達中等危險,即眼睛近距離直視光源時對視網膜造成危害。
據介紹,抽檢的27個LED樣品類型涵蓋了臺燈、射燈、筒燈、平板燈和燈泡。在正常使用狀態下,14個屬于無危險的0類,13個屬于低危險的1類,均屬于安全的范圍。但如果非正常狀態下使用,即把前透光擴散罩拆下來,則有1個達到了中等危險的2類。目前國家標準的限值是基于成人和8小時曝輻的實驗數據提出的,尚未考慮光對人體的積累性長期影響和某些特殊人群,例如嬰幼兒可能會長時間直視光源,從而造成對視網膜的傷害。
LED監管亟待實行強制性國標
多位專家建議,將現行《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標準從推薦性標準調整為強制性標準,并在全國開展風險監測。此外,還應規定不同場所中的LED照明產品適用的色溫。
上海市照明學會名譽理事長章海驄指出,室內LED照明產品的色溫不宜超過4000K,應避免使用色溫5000K及以上的LED照明產品。目前,上海市產品質量安全評估研究中心也已經啟動了相關風險監測項目。 ▇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033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