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投資2500億美元建設和開發智能電網,以便更加高效地分配電力和收取電費。對于近年來飽受利潤率下滑的設備制造企業而言,智能電網建設這塊“大蛋糕”仍顯得極具誘惑力。
智能電網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就是智能電表,這使得傳統電表無法與智能電表相抗衡。智能電表企業要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水平,不斷提升產品的品質,積極提高市場服務能力,為智能電網建設提供優質服務。
不可否認,我國智能電能表的應用還只能算是初級階段,發展到高級應用階段,智能電能表應具備交互手段,強化為客戶服務的功能。提升老百姓對智能電表應用的認可度,對制造企業來講,生產的智能電表要經得起第三方檢測。隨著智能電表使用規模的擴大,將對產品可靠性、可制造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同時也要求企業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掌握器件技術,進一步提高質量。
實際上,大力推廣智能電表要克服諸多困難。從技術角度而言,數據可靠性及安全性要求得到保證,規模擴大后低成本化也要求加快技術更新速度。電表之間互換性功能要求得到強化,核心芯片性能瓶頸要有所突破。從市場角度而言,智能電表招標數量有限,催生了大批智能電表制造商在價格、性能上要有所提高,促使其以微利運營。從資金層面而言,資金短缺也制約智能電表大范圍推廣。
隨著階梯電價的推行,為我智能電表產業發展帶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智能電表企業應從三方面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
一是在政策層面上,智能電表企業要緊跟階梯電價補貼方案的步伐,制訂出適合自身發展的具體舉措。二是在市場層面上,智能電表企業一方面要迅速拓展市場銷售渠道,另一方面預防智能電表市場供需失衡的狀態。三是在技術層面上,智能電表企業在技術升級及新產品推出的時間上要進行嚴格把關,以便在階梯電價的政策下受惠。
打鐵還得自身硬,智能電表企業要練好“內功”。智能電表企業要掌握關鍵核心部件技術,使智能電表具有較高的性價比。企業通過產業鏈延伸進行渠道拓展,強化人們對低碳、綠色、環保型產品的認識。 ▇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994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