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一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心中痛。
目前,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大致包括磷酸鐵鋰、三元材料、錳酸鋰和鈦酸鋰等體系,不同廠家選擇的路線并不相同。
“不過,目前我國磷酸鐵鋰電池還是主流!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王芳表示,但這并不會成為動力電池的終極產品。
2012年科技部頒布的《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對2015年電池系統的鋰電池提出了要求,2015年電池單體的能力密度達到180瓦時/公斤以上,模塊能量達到150瓦時/公斤。
“按照這個指標,從該角度反算回來,意味著鐵鋰電池的生命周期不會超過2015年。”河北金力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鵬程對本報記者表示,但實際情況可能不會如此。
而目前業內多數人士都認為如按照現階段的技術水平三元材料電池將會是可選替代方向,而三元電池已在日本相當成熟。
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表示,我國部分電池企業正進行下一代電池的研發,采用三元材料與改性錳酸鋰等,預計兩年內實現產業化。
電動汽車成本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池成本下降。
“經過統計,電池所占電動車整車成本的25%-40%。”彭博新能源財經能源智能技術首席分析師孫樞對記者表示,不過整個國際動力電池組的價格已經下降,中國電池價格相對低廉。
“但是國內電池雖然便宜,但性能并不好,其中大多數都不能用于高速電動車。而且國內五大一線車企均已選擇或優先考慮國際電池供應商!睂O樞表示。
最優技術路線仍存爭議
每一次電池類型的變化,企業的存活率只有10%。
為電動車提供能源的載體為電池,對于電動車所需電池而言必須要解決好能量密度、安全性以及散熱等問題。
隨著我國電動車的發展,也培育出了許多動力電池供應商。
- 1
- 2
- 3
- 總3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993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