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車用電池2012大盤點:電池廠商苦于純電動汽車低迷正文

車用電池2012大盤點:電池廠商苦于純電動汽車低迷

2013/1/17 9:50:02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對很多車用電池廠商來說,2012年是苦難的一年。尤其是美國的電池廠商,受到了巨大打擊。2012年10月,美國A123 Systems公司申請適用美國聯邦破產法第11條的事件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

    A123 Systems公司的層疊型單元

    當時,雖然江森自控公司(JCI)公布了準備收購A123的汽車業務的計劃,但在12月份的競標中,中國的萬向集團在美子公司萬向美國公司以2.566億美元競拍到了A123除國防業務以外的業務。競拍中,雖然JCI和NEC聯合競價,但仍不及中國企業的資本實力。不過,2012年12月17日,JCI發表了因國家安全方面的問題等,反對把A123的業務出售給中國企業的聲明,目前此次收購的前景依然不明。

    陷入困境的美國廠商不只A123 Systems,與之同為美國新興電池企業的Ener1公司也于2012年2月申請破產,雖然該公司在2012年3月作為不公開發行股票的風險公司東山再起,但依靠的仍是2011年與其在中國成立了合資公司的萬向集團。

    A123 Systems和Ener1申請破產的背景是純電動汽車(EV)的銷售比預期要慘淡。這兩家公司都在2009年奧巴馬總統的經濟刺激政策“ARRA: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的“Buy American”(購買美國貨)政策下獲得大量資金建立了生產基地,但基本沒有接到美國大型汽車廠商的訂單,期望大大落空。實際上,2011年美國市場上的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的銷量分別為約1萬輛和約8000輛。

    A123 Systems方面,因克萊斯勒公司大大推遲了投放EV的計劃,現在采用其電池的車型僅有風險企業菲斯克汽車公司的PHEV“Karma”及寶馬公司的HEV“ActiveHybrid 5”和“ActiveHybrid 3”,產量很少。Ener1的電池也沒有美國汽車廠商采用,并且其在挪威的生產EV的子公司Think Global也于2011年6月倒閉,對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日本電池廠商也陷入困境

    EV的低迷也給日本大型車用電池廠商帶來了巨大影響。比如,日產雷諾集團計劃到2016年累計銷售150萬輛EV,但日產汽車公司的“LEAF”(聆風)截止2012年11月底僅銷售了4.6萬輛。而供應電池的日產與NEC的合資公司Automotive Energy Supply(AESC)現在擁有每年可供9萬輛EV和1萬輛混合動力車(HEV)使用的生產體制。

    另外,日產在英國和美國建立了電池生產基地,并建成了兩個基地每年最多可供26萬輛(英國6萬輛、美國20萬輛)EV使用的電池的量產體制。電池產能迅速提高,但實際的EV需求還很少,這影響到了向AESC和該公司供應電極的NEC Energy Devices的工廠開工率。

    另一方面,向三菱汽車公司供應電池的GS湯淺公司也在為EV電池業務頭疼。該公司在2012年度內將大型鋰離子充電電池的產能擴大到了年產1090MWh(可供約6萬輛EV),加上準備2013年春季開工的栗東工廠(二期),計劃今后最多將把產能擴大到年產2290MWh,但面向EV的銷售并未擴大,虧損額不斷擴大,該公司將不得不改變計劃。  

  • 1
  • 2
  • 總2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車用電池2012大盤點:電池廠商苦于純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9590.htm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