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12不是世界末日,但我國光伏產業卻仿佛經歷了末日般的煎熬:國際主要市場頻頻打壓、國內同行低水平無序競爭、行業全面虧損、高額債務催逼、股價一瀉千里……好在臨近歲末,國內各種政策層面的好消息不斷傳來,光伏行業似乎顯示出了強烈的春天將至的新氣象。
繼國家能源局9月下發通知,要求地方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瘧檬痉秴^之后,10月底,國家電網正式發布《國家電網關于大力支持光伏發電并網工作的意見》的文件。這份文件實現了兩個突破,首先是權限下放。即項目核準、電網接入、工程驗收等權力下放給地市一級的電網公司,且電網接入及其方案免費;其次是明確提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介入公共電網的費用由電網公司承擔。長久以來,由于電網不松口,光伏并網問題一直難以取得進展,因而,這份文件的發布被業內人士看作是國內光伏發展的重大突破。這一切都顯示著政府對光伏產業的支持。
而最大的福音則來自于12月1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成為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會議提出了五項政策措施,包括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的政策、光伏電站項目執行與風電相同的增值稅優惠政策。會議明確提出,要積極開拓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完善支持政策。當天晚上,美國股市的中國光伏概念股集體暴漲。這次會議定下的基調進一步確證了明年國內光伏市場將呈現一個嶄新的局面。這一消息讓光伏企業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是在政策利好的形勢下,未來光伏產業將如何發展亦引人深思。
2013中國太陽能企業整并進入白熱化
自2011年太陽能組件、多晶矽等產品價格大幅跳水之后,歐美國家出現很多大廠倒閉現象,而中國的太陽能制造商也面臨整并的邊緣。
繼2011年曾獲政府綠色基金支持卻申請破產的大型企業EvergreenSolarInc.、Solyndra與 SpectraWatt之后,2012年美國破產的太陽能企業主要集中在薄膜領域,包括建筑與屋頂用薄膜太陽能面板產品制造商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Inc.、美國薄膜太陽能薄膜太陽能廠NovaSolar、美國薄膜光伏制造商Konarka及其德國子公司均破產。
而美國破產潮之后,緊接著以光伏市場較為成熟的德國和意大利等為主的歐盟國家,也開始了大崩盤。在2012年早些時候的幾個月之間,德國最大的光伏企業之一Q-Cells,太陽能信讬、Solarhybrid、薄膜組件制造商Odersun、光伏系統設計安裝與運營商SunConceptGroup、光伏系統供應商及專案開放商Ralos New Energies、組件制造商Scheuten,意大利光伏組件制造商Solarday陸續提交破產申請。其中,Q-Cells及其薄膜公司分別被韓華集團和漢能瓜分。
對于目前不計劃破產且正在規劃未來發展的企業而言,如此多破產的公司為他們創造了收購整并的契機。而就EnergyTrend了解,中國部分大型廠商屬意抓住收購國外生產線的機會,以擺脫光伏貿易戰爭對企業造成的影響。
對于中國太陽能企業的未來,預計中小型企業將面臨大規模破產、停產或被大型工廠收購,而部分難以維系升級的企業如賽維LDK則將與政府有糾纏不清的瓜葛,而如晶科等已經明確獲得銀行融資的大廠則有望立足光伏之林,從而吞并一些既有產能。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903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