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全球新能源“補貼陷阱”正文

全球新能源“補貼陷阱”

2013/1/5 10:34:22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2012年,對于10年來高歌猛進的新能源而言,是一個旋律低回的間章。年初,法德兩國就先后宣布將大幅削減上網電價(Feed in Tariff,FIT)的補貼額度。美國的新能源行業則一直處于對羅姆尼如果當選后可能取消補貼的擔憂中,而歐美對中國新能源行業進行的“雙反”則讓去年還蓬勃興旺的中國新能源行業危機重重。

    除此之外,德國風電的容量系數過低、美國德州出現的風電選址不合理等帶來的問題和各國的放棄風電等現象,都表明了依賴現有新能源鼓勵政策框架形成的新能源發電和技術市場已經陷入了困境。

    面對上述問題,一些業內人士開出了加大補貼、強制要求電網全額接納的藥方。但這個藥方似乎不僅不能治病,甚至還會要命。

    從京都議定書簽訂以來,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擔憂促使不少國家都制定了鼓勵使用新能源的政策。經過近10年的發展,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新能源鼓勵政策具有了相同的框架和類似的內容。

    總結起來,這套框架是以擴展新型能源在電力市場中的份額為目的,以補貼新能源發電價格為手段,鼓勵和推動新能源發電技術的進步,促進新能源發電的成本下降,提升新能源產業在整體電力市場中的競爭力,兼顧大規模入網發電技術和分布式自用裝置技術,從而實現發電端和消費端的雙重激勵,促進新能源產業穩定快速發展。

    為保證新能源在電力市場中的份額快速和穩定增長,許多國家設定了“新能源份額目標”。例如德國計劃在2020年讓新能源份額擴大到35%,而美國的加州則將目標設定為33%。

    設定這一目標,主要是由于目前新能源的成本還很高昂,光靠自身的實力,無法與傳統能源相競爭,必須通過保障性的標準設置來保證其市場份額。事實上,“新能源份額目標”是目前整個國際新能源政策框架的核心,它起到了明確政策目標和考核標準的作用。而其他相關政策都是圍繞它展開的。

    為了實現“新能源市場份額目標”,各國政府在過去一個時期的政策思路是,一方面投資新能源發電技術的研發,一方面補貼新能源發電的價格。對技術研發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如何降低發電成本的研究上。

    補貼價格的政策常以3種形式出現。一是政府直接給予新能源發電方以價格補貼。有的國家是給予新能源發電方一個高于市場價格的固定上網價;有的國家則是在電力市場價格的基礎上加上一個固定的補貼額度。二是保障入網政策,或稱強制全額接納,這一政策豁免了新能源發電企業穩定供電的責任。在歐美的電力市場上,發電方需要提前24小時提交發電量核準申請,而在即時市場,發電方必須按照被核準的發電量發電。為避免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企業因為其不確定性所可能帶來的損失,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允許風電和太陽能的發電方不必提前提交發電量申請,并保證所有由風電和太陽能產生的電力能夠在不損傷電網的前提下全部入網。

    這一政策的本質,是免除了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方的預測責任,而由政府來承擔由于風電和太陽能的不穩定性而造成的損失。這樣一來,就降低了風電和太陽能的成本。

    三是綠色許可制度(Green Certification),這被認為是一種通過市場化機制有效配置資源的靈活補貼政策。這一政策中,新能源每發1千瓦時的電就會獲得相應數量的許可;而政府規定每個發電廠必須有一定比例的發電來自于新能源,如果一個發電廠是依靠化石燃料發電的,則它可以向新能源發電廠購買相應比例的綠色許可證。綠色許可制度通過市場機制由火電廠等化石能源發電方補貼綠色能源發電方,避免了政府直接撥款,因而被不少國家和地區采用。

  • 1
  • 2
  • 總2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全球新能源“補貼陷阱”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9026.htm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