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電友好網聯盟舉辦的第一屆應用技術研討與新產品展示會上,陜西廣電副董事長晏兆祥晏總直言2012年對廣電而言是不好過的一年。電信IPTV高速發展,OTT成燎原之勢,各種灰色設備泛濫,有線行業正在遭遇發展里程里最大的危機。
IPTV:三網融合典型業務
在中國網絡視聽產業論壇上,羅建輝司長表示,目前三網融合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按照國內要求在推進。在今年9月份國家廣電總局、工信部分別讓電信和廣電企業在十二個試點地區,開展業務正式發放牌照。作為三網融合重要業務,IPTV正在穩步推進當中,按照三網融合的試點方案,廣播電視負責機構負責IPTV播控平臺建設管理,電信企業負責IPTV的傳輸。
目前IPTV集成播控平臺已經逐步建成,正在關聯全國系統對接。廣電總局也向中國電信發放了同一臺試點地區從事IPTV,羅司長還在會議上強調,中國IPTV一開始就要有一個新的面貌,無論是組織平臺對接,集成播控平臺與傳統信息對接,還是傳輸建設、維護、節能、定位等方面,都要按照相關政策規定,明確定位,明確分工,加強監管,確保安全,走有序便捷化的道路。
對于多數消費者來說,或許三網融合市場還是比較陌生。但是,作為三網融合的突破口,IPTV已形成一個百萬級的消費群,而且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據之前絡達咨詢發布的《中國IPTV市場發展狀況及競爭分析報告(2012年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2年三季度,中國IPTV用戶數量達到2830萬戶。
OTT TV:三網融合真正舞臺
1、電視風光不再,廣電擁抱OTT
有業內人士表示,面對OTT,廣電與其逃避不如擁抱。盡管面臨著威脅,但是廣電依然有自己的優勢,廣電是電視的主流運營商,在電視節目上有高清優勢、政策優勢等,但同時廣電內容不豐富,不能提供多屏服務的短板也需要加強。所以廣電應當做強優勢,彌補短板,以期與電信一決雌雄。
愛立信中國區副總裁高軍良也明確表示,電視的風光已經不在,曾經客廳里的終端霸主如今必須要考慮怎么將用戶已經偏離的目光拉回來。而方法就是發展OTTTV。只有順著互聯網的東風,輔以多屏互動,才能滿足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看電視需求。據高總給出的數據,目前已經有29%的用開始將電視機連接到電腦上來觀看互聯網上的視頻內容。借助互聯網的海量內容,OTTTV或者可以將家庭成員再度聚到電視機前。
2、互聯網來襲,廣電亟待轉型
業內普遍認為互聯網的發展造成了廣電的困局,但是思科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周牧認為互聯網的發展不止沒有給廣電惹禍,反而為廣電提供了轉型的機會。周總表示OTT對有線和電信來說都是新的領域,有線應該抓住OTT創新自己的優勢。那么有線運營商應該如何借OTT發力呢?周總認為,有線運營商應該著重關注平臺建設和用戶體驗。目前老百姓已經接受高清電視,這對于收費較低的有線電視是一個很好的贏利點。據DVBCN記者現場了解,周總表示隨著三網融合鍵入下一步全面推進階段,有線電視進入電信將變得容易。
華為總工李建昆認為三網融合的核心是視頻和寬帶業務的雙向準入,最終實現全業務運營。而其中的難點就在于打破寬帶壟斷。李總認為寬帶業務對于廣電具有2000億的藍海市場,但電信大力推動光纖到戶,寬帶大面積的提速給廣電帶來了眾多的競爭壓力,但廣電是目前唯一能快速并且低投入打破目前寬帶運營格局的運營商。
關于三網融合和OTT,網友也十分關注。網友“苦行軒爸”幽默地表示OTT機頂盒是三網融合項目最后的孩子,孩子出世,木已成舟,只能任由OTT繼續發展。網友“陳曉勤微博”表示三網融合給IPTV發展帶來機遇,OTT又給電信運營商帶來沖擊,需要智慧探索,融合創新。網友“我是山山”認為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政府還是會將互聯網視頻監管權握在手中。電信運營商要發展OTT,其自建平臺就不得不時不時接受檢查。<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854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