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8月廣州第一次實施車牌競拍以來,截至11月底,廣州中小客車總量調控增量指標競價收入資金達1.5億元。
記者昨日從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得知上述消息。昨日的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增量指標競價收入資金管理試行辦法》(下稱《辦法》)。根據《辦法》,將對競拍所得收入實行專款專用。
入賬1.5億,花了多少?廣州市財政局副局長吳國偉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目前的支出計劃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對單位或個人購買新能源車按照1萬元/車的標準進行補貼,“目前相關部門正在進行申報”,這部分資金約500萬元;另外廣州市政府即將在公交系統上投放100臺新能源車,按照每臺65萬元的標準進行補貼,這部分資金為6500萬元。也就是說,目前計劃支出的大約為7000萬元。
吳國偉說,競價收入資金還將支持公交站場建設和港灣站改造(不含候車亭、站牌等附屬設施)、公交專用道建設以及交通擁堵治理和改善項目;支持水上公交碼頭建設、船舶建造及更新、航道疏浚等水上交通發展;支持軌道交通建設。
今年7月,廣州市政府出臺了《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試行辦法》,明確將拿出中小客車增量指標總量的40%,由單位和個人采取競價方式取得。競價所得收入全額繳入市本級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項用于城市公共交通事業發展。
上述《辦法》明確了競價收入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競價收入資金主要來源于以下兩方面:一是單位和個人以競價方式取得中小客車總量調控增量指標并按規定繳交的競價款;二是單位和個人未按規定繳交競價款而不予退還的競價保證金所形成的收入。
吳國偉表示,競價收入資金還將用于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的有關成本性支出,例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增量指標競價委托服務費等,以及補助公交地鐵票價優惠、公交行業綜合補貼以及水上交通運營等。
廣州于8月28日舉行首場車牌拍賣,但從這幾個月的競拍情況來看,市場反應一次比一次冷。本報記者查詢發現,四次競拍的個人競拍均價分別為22822元、14138元、11067元、10380元,逐漸接近1萬元的競拍底價。四次競拍賣出去的車牌數量總計12590張。
吳國偉表示,廣州市交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在每年7月1日前公布上年度競價收入資金的使用執行情況,接受社會公眾監督。交通、財政、審計等部門也會對競價收入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審計,組織開展競價收入資金績效評價,確保每一分錢都規范合理用于公共交通事業發展。▇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852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