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新能源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和地區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體現,是當今國際政治、經濟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我國已經將發展新能源作為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內容,作為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十二五”期間,加速發展新能源、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上海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轉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上海建設“四個中心”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任務。經過“十一五”時期,特別是2009年全面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來,上海新能源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為“十二五”期間落實國家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為了在“十二五”期間持續推進上海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明確上海在“十二五”期間發展新能源產業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發展重點、產業布局和主要舉措,引導新能源產業在未來五年內取得重要突破和重大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上海市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結合上海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十二五”期間,上海繼續將核電、太陽能、風電、智能電網和IGCC作為新能源領域率先培育和發展的重點方向,同時根據上海發展的特點,將新能源服務業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內容。
其中在智能電網發展領域,深化上海市與國家電網公司的戰略合作,通過逐步啟動建設一批智能電網示范應用基地,通過示范拉動產業,大容量電力儲能、帶動新能源接入與控制、智能變電站、高溫超導等研發和產業化進展。
智能電網
深化上海市與國家電網公司的戰略合作,通過逐步啟動建設一批智能電網示范應用基地,通過示范拉動產業,大容量電力儲能、帶動新能源接入與控制、智能變電站、高溫超導等研發和產業化進展。
1.發展重點
智能變電站及智能設備:研制開發符合IEC61850標準110千伏以上的智能變電站系統,推進變電站系統一、二次系統的融合。在智能變電站系統的基礎平臺上,集成開發各類智能設備和技術,不斷提升智能變電站的功能和附加值。
新能源接入與控制、各種電力電子應用和核心元器件:進一步研制用于風電、光伏發電接入的大功率變流器和控制器、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及裝備、有源濾波裝置、無功補償裝置、可控串聯補償器、靜止同步串聯補償器、統一潮流控制器等產品,以及各種高電壓、大電流的電力電子應用和核心元器件。
智能配電網與智能用戶端:加大研究攻克智能配電技術、智能表計技術、設備監控技術、智能家居控制技術、智能用戶端設備與系統檢測技術,逐步實現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的突破,形成各種工況的智能電網用戶端系統解決方案。研究開發下一代智能電器、智能電表,制定相關標準。
大容量電力儲能:加快發展鈉硫電池、釩電池等液流電池、磷酸鐵鋰等鋰電池、超級電容等技術路線的電力儲能技術,盡快形成產業化能力,使本市成為國內電力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高溫超導:繼續抓緊基礎研究,完善重點實驗設備、建立中試基地支持發展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超導應用技術。以二代高溫超導帶材制備技術為突破,掌握完整的超導帶材制備核心技術,帶動超導應用技術如超導電纜、超導變壓器、超導電機的產業化。
2.產業布局
以浦東、奉賢、閔行、松江等具有一定基礎和優勢的地區為中心,圍繞智能電網相關領域,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基地或產業園區,同時,加快吸引國內外優勢企業來滬發展電力儲能、新能源接入系統、電力電子等智能電網急需的產業,打造有競爭力的智能電網產業集群。▇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821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