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經營時間超過15年的老牌規模節能燈企業——國龍照明倒閉,法人不知所蹤時,業內不少同行均感驚訝。有人更將此定義為LED浪潮下,傳統節能光源被淘汰的一個典型。
人去樓空
“大概是11月28日晚上,這個綜合物流園就有一家運輸公司的倉庫被國龍的員工搶貨,以產品抵償拖欠的工資。大約40多箱,價值估計有10多萬元吧。”位于中山古鎮海州物流園的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道,最后還是當地派出所警員出面解決。
自此,中山市國龍電器照明有限公司拖欠員工工資,無力償還供應貨款,總經理陳標權不知所蹤等消息不脛而走。
12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中山小欖慶豐工業區的國龍工業園,只見門前一片狼藉,除了環衛工人在清理似乎生長過于茂盛的樹枝外,僅有兩名屬于當地村委治保會的人員在看守。當記者以外地配件供應商前來結賬的事由問及廠區情況時,均不愿正面回應,其中一位則冷淡表示:“這家欠錢多著呢,估計有兩千多萬,你這幾十萬算什么?老板都找不到,有啥辦法!
在大門正面國龍原有的五個品牌銘牌旁邊,張貼了一份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小欖分局在11月29日發出的通知。當時已經有60多名員工上訪反映10、11月工資沒發,11月27日停產,法人陳標權總經理至今未能聯系上。
記者期間撥打陳標權總經理手機多次,無法接通,致電其重慶、武漢分公司辦公電話也無人接聽。
中山市國龍電器照明有限公司創建于1998年,屬于中山較早從事節能熒光燈生產的本土企業,旗下擁有索日、歐圣、威凱、摩爾、昊運等五大品牌。目前部分年產值過億元的品牌節能燈企業,如歐帝爾照明等也與其有相當淵源。創始人陳標權也為業內人士尊稱為“標哥”。
“這可以算是在LED替換大潮洶涌之時,老牌規模節能燈企業倒閉的一個典型。節能燈企業在LED的影響及市場不振的影響下,都比較難。”一位同樣經營節能光源超過15年的中山企業老板如此評價。
慌不擇路
“其實早在2009年前后,我們交流的時候,陳總就透露不想再經營節能燈,因為利潤太薄,精力偏向做遙控器等利潤較高的關聯領域!鄙虾R晃还庠雌髽I負責人回憶。當時,國內LED應用剛見苗頭,節能燈則開始獲得國家補貼“促銷”,正如日中天。“這樣就催生了一大批行業熱錢投入到節能燈領域,價格戰打到了鄉鎮一級市場,混合粉的劣質產品沖擊更甚!
2010年之前節能燈純利還能維持18%到22%,然而,隨著補貼落實,推動原來的十億元級別的巨頭低價促銷,價格白熱令到劣質橫行,加上LED應用市場的逐漸成熟,嚴重壓縮了節能燈的利潤和生產空間。
“今年我們原來的節能燈基地也轉型為LED封裝和組裝車間了,否則只有不斷萎縮。但轉型對資金的要求相當高,而當時陳總涉足的遙控項目到目前為止也不見起色!鄙鲜鋈耸靠偨Y道,品牌眾多,顧此失彼,精力分散,資金不繼應該是國龍撐不過今年的一大誘因。
據了解,從到2007年前后,國龍均快速發展并加速擴張,并陸續在四川榮昌、湖北武漢、印度加爾各答等建立了節能燈生產基地。
據資料顯示,四川榮昌的100畝工業園投資超過1億元,預計年產值3億元;而武漢摩爾照明的前期投資2000萬元,預計年產值過億元。不過,一位與陳標權有過交流,并到過其幾個工業園參觀的節能光源企業負責人則表示,即使運營高峰時期,國龍的整體銷售未必能達到2億元!凹词褂写祰u的成分,但當時確實花了真金白銀投資的!币晃磺皣垎T工透露。
1999年3月,國龍成功注冊到了“索日”商標,開始了3W小夜燈的生產,2000年第一支節能燈面世,定位較為高端的市場;陳標權乘著勢頭,在2001年便組建了國龍營銷中心,同年8月,國龍成功注冊了新品牌“摩爾”,定位為“老百姓買得起的好產品”,經銷商反映市場價格比“索日”要便宜不少。2004年8月,國龍又成功收購了“歐圣”品牌,三大品牌的產品朝向高、中、低檔切入市場。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781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