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技術領域、工農業生產以及日常生活中,傳感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類社會對傳感器提出的越來越高的要求是傳感器技術發展的強大動力,而現代們學技術突飛猛進則提供了堅強的后盾。隨著科技的發展,傳感器也在不斷的更新發展傳感器、計算機、互聯網被稱為信息技術三大產業。隨著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逐步滲透,傳感器應用范圍被大大拓寬,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以物聯網為例,在感知層、傳輸層和應用層三個領域,傳輸層和應用層主要利用計算機、通信以及互聯網技術,技術路徑比較成熟。而由傳感器系統構成的感知層,主要為物聯網采集信息與數據,是物聯網的基礎?梢哉f傳感器產業發展的快慢決定物聯網產業的發展。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傳感器產品約6000種左右,而國外已達20000多個,遠遠滿足不了國內市場需求。中高端傳感器進口占比達80%,傳感器芯片進口更是90%,國產化缺口巨大。其中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等高新技術產品嚴重短缺。國家重大裝備所需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而涉及國家安全和重大工程所需的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國外對我國往往采取限制。
事實上,我國傳感器產業在某些領域已形成優勢。先施科技、遠望谷等企業在超高射頻RFID產品領域占據國內90%的市場份額。根據湘財證券研究報告,漢威電子氣體傳感器國內市場占有率也高達60%,氣體檢測儀器儀表市場占有率達9%。
在眾多應用領域,傳感器雖然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器件,但它只能依附于大的產業系統而存在,在很多領域往往還需要量身定做,不少單個領域市場規模并不大,因此企業不應一味追求規模。隨著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興起,傳感器產業成為世界各國在高新技術發展中爭奪的一個重要領域。我國傳感器產業快速增長,應用模式也日漸成熟。但由于產業檔次偏低、技術創新能力較差,國內傳感器產業呈現低端過剩、中高端被國外壟斷的市場格局。傳感器技術發展滯后已掣肘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順利推進。<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720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