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3年, 政府發展LED態度依然堅定,淘汰白熾燈路線圖亦將全面實施,加上業者在通路端的積極推廣,都將有助于 LED產業獲得穩定成長;但成長的背后,免不了廠商為了爭奪市場,展開更激烈的價格、通路及人才爭奪戰。
LED產業對 廠商而言,已告別高毛利時代,如何保持和擴大自身獲利,是廠商眼前的問題。整體而言,「競爭與合作、降價與提升企業利潤」將是2013年 LED產業發展的主旋律;而產業鏈趨勢,則將環繞在外延晶片、中功率器件、圖形化襯底、通路、LED背光應用等五大議題發展。
1、外延晶片量增 價格戰引爆
2012上半年訂單的回暖帶給 LED外延晶片廠信心,由此帶動被擱置的設備采購訂單重新提上議事日程,未裝機的設備也紛紛進入運作。截至2012年10月底, MOCVD機臺數為823臺。產能方面, LED晶片產線的總產能以2吋外延片計算,已達4,022萬片/年。產能利用率在部分設備尚未完成裝配、人才配備尚不足、市場需求不振等因素下,平均維持在65%。
盡管各地上馬的LED外延晶片專案已造成 晶片供過于求,但看好未來市場規模,仍有廠商繼續在2012年于 投資LED外延晶片專案。其中較具規模的有廣州晶鑫(計劃引進60臺MOCVD)、佛山奇力光電(計劃引進20條MOCVD生產線和配套晶片生產設備)和佛山國星光電LED外延晶片專案(計劃引入50臺MOCVD)。
由此不難預測,2013年 廠商將在市場釋出更多LED晶片,加上 廠商的晶片大多集中在中低階,因此對于擅長價格戰的 廠商而言,勢必將掀起新一輪血戰。 晶片大廠大多獲得當地政府財政補貼,即使晶片業務虧損,也能透過政府補貼來粉飾財報。然而進入市場晚,因此為搶奪競爭對手的市場,廠商往往以更低的價格來發起沖擊。以 最大的晶片廠三安為例,就直接提出「超過晶元光電,亞洲第一」的口號,將矛頭直指晶元光電,不僅大幅挖角,更以便宜20~30%的價格,向下游封裝廠商推銷產品。在市場低迷下,低價策略確實見效,瑞豐光電、鴻利光電和國星光電等 主流LED封裝廠商,都開始采用三安光電晶片。此外,三安也透過大幅提升紅光晶片產能和降價,以排擠產品單一且同為 廠商的干照光電,使曾依靠產品差異化取得較好業績的干照光電,近年來業績嚴重下滑。
2、LED器件價格趨穩中功率抬頭
LED器件價格在2011年遭遇市場寒流而快速下跌,2012年隨市場轉暖及庫存逐漸恢復到正常水位,跌幅趨于穩定,每季跌幅約為6%,目前LED器件價格已處于較低水位,考慮到盡管LED晶片價格因價格戰還有下跌空間,但其他原材料價格較為穩定,且人工及營運成本還有上升趨勢,拓墣預估,2013年LED器件價格每季跌幅將進一步控制在3 %以內。
在LED器件價格下降空間已愈來愈小的情況下,LED廠商趨向于采用中功率器件(0.2~0.5W),逐步替代傳統小功率器件(0.06~0.1W),應用于室內照明。
以一款16W LED燈具為例,若采用0.06W的3528白光器件,需要270顆,總成本為32.9元人民幣(約新臺幣158元),且光通量僅為7lm。而若改采0.4W的5050白光器件,則只需要40顆,總成本為14.3元人民幣(約新臺幣69元),且光通量高達38lm;可見采用中功率晶片進行封裝將是未來發展趨勢。
3、圖形化襯底布局加快4吋襯底再等等
盡管2012年 2吋藍寶石襯底價格較2011年最低的8美元略有回升,但整體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始終在9.5美元以內徘徊。為提升產品性能和毛利率,同鑫光電、東晶博藍特、蘇州海鉑晶體、合肥晶橋、科瑞斯光電等 藍寶石襯底廠商,加碼投入圖形化襯底(Pattern Sapphire Substrate;PSS)開發,大舉采購微影(Lithography)與蝕刻(Etching)機臺,以提高圖形化襯底產能。預估2012年 圖形化襯底制成的藍寶石襯底滲透率將超過30%,2013年更可望接近50%,進而拉動 藍寶石襯底市場的平均售價,為藍寶石襯底產業注入新活力。拓墣預估,2013年藍寶石襯底的平均售價將落在15美元左右。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715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