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來看,今年大部分的UPS廠商的得分要低于去年,呈現出了整體發展放緩的特點。與往年相比,幾家廠商的業績排名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據了解,2012年,尤其是第二三季度,伴隨著經濟形勢的疲軟,UPS市場出現了明顯的銷量下滑,這主要是因為政府和企業訂單減少,一些訂單延期或者取消,讓所有的廠商都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意。
在眾多的行業中,曾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制造業成為了UPS發展的重災區,由于受到歐美經濟低迷的影響,一些制造型企業不得不放緩了對IT產品的采購。而與此相對應的是,UPS的傳統優勢行業,例如金融行業,卻成為表現最為穩定的客戶群體。
不期而遇的市場寒流讓大多數廠商都有些猝不及防,很多廠商都調低了年初制定的銷量預期,而整個市場發展態勢也由最初的“擴張”變為了“求穩”。
從發展策略來看,發展地級市場和行業市場仍然是大多數廠商的共同選擇,這也可以概括為“做寬覆蓋”和“做深行業”兩個戰略。
強調地級市場覆蓋,意在“做寬”。目前UPS市場中,一二級城市一直是電源廠商主要的根據地,而伴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速,三四級城市正在成為UPS新的增長區域。在一些成熟的大城市的市場中,客戶需求往往已經相對穩定,增長乏力,而現在地級城市的需求才逐步釋放,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三四級市場客戶往往以小功率UPS采購為主,大都剛開始接觸電源類產品,對于UPS的品牌認知度不強,成本因素往往成為客戶最主要的考量因素。也是因此,國產UPS在地市級市場更容易獲得客戶的認可。因此,三四級市場拓展成為一些國際廠商的新課題。
選擇加強行業發展,則是要“做深”。除了鞏固和加強傳統的金融、電信行業之外,積極拓展包括交通、醫療等新行業,成為UPS廠商的普遍選擇。伊頓早已經開始了相關努力,成立了專門的行業拓展團隊,力圖打開更多的行業銷售出口。
而早在2011年7月,施耐德旗下的APC就成立了專門的行業銷售團隊,針對電信、金融、證券保險、IT、政府等領域進行開拓,這改變了過去以區域為主的分散式銷售的不足,更加有針對性,更利于資源配置,同時,在滿足客戶需求的響應速度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
在繼續“做深、做寬”的同時,UPS廠商都采取了近乎相同的做法,一方面,繼續深化渠道扁平化,使得渠道體系更加高效,降低流通成本。另一方面,加大終端代理商的招募和能力培養。這也成為廠商應對增長放緩的主要做法之一。
焦點分析:數據中心成為亮點
云計算、物聯網的興起,以及寬帶的普及和提速,都為數據中心帶來了強勁的增長勢頭。數據中心的蓬勃發展則為UPS廠商帶來了新的增長機會。
從2009年開始,中國市場數據中心的新建速度在逐年增加,每年大約有5000個左右的數據中心成立。而在已經建成的數據中心中,三到五年的數據中心占到了32.6%,五到十年的數據中心占到了41%,這些已經建成的數據中心都面臨著改造壓力,中國待改造的數據中心的數量也非常龐大,這帶來了龐大的商機。
數據中心分為五層—基礎設施層、服務器等硬件設備層、虛擬化層、平臺層和應用層。而UPS廠商主要關注基礎設施層,其中包含了數據中心的供電、制冷、布線、安防、管理等多個環節。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701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