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網融合試點工作的重要環節,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將會在年底前掛牌。從結果看,與今年年初的方案變化并不太大,依然是“先掛牌、后整合”的思路。
從2010年初三網融合啟動,國網的方案就開始制定,先后經歷多個版本,掛牌時間也一拖再拖。如今在試點的最后期限,第四運營商雖然有望掛牌,但其未來仍然充滿變數。
掛牌是“規定動作”
現在國網組建的方案外界并不明確,11月1日,記者尋問多個廣電內部人士,他們均表示不明楚未來具體整合方案細節。而國網先掛牌,也是時間節點上不得不做的動作!叭W融合第一階段就包括雙向進入、廣電的實體化推進等內容!彪娦判袠I資深分析師付亮說。
按照三網融合時間表,2010年至2012年的階段性目標是重點開展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進入試點,探索形成保障三網融合規范有序開展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兩批試點城市并沒有形成結論性的成果,也沒有就政策體系、體制機制有一個說法出來。作為試點的“結束語”,在9月底前,工信部向第一批試點城市的廣電公司發放了電信業務牌照。在付亮看來,這與當初的試點目的有所背離。歌華有線副總經理羅小布也認為,試點成功與否根本沒有評判標準。在試點沒有結論的情況下,國網的掛牌更顯得是不得不做的一個動作。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次的方案與年初的方案變化不大,只是在投資金額等細節上做了調整,但時間卻拖了近一年。在2010年最早的方案當中,對國網的投資曾有過1000億元、800億元的規劃,但在最終方案中這個數字變為啟動40億元。據付亮分析,因為國網后期整合的不確定性,是投資金額一再縮水、不敢貿然投巨資的原因。 另一個不確定性來自于人的變化。10月29日,廣電總局新任命公布,河北省原副省長聶辰席任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而國網公司一直的推動者、廣電總局原副局長張海濤因為年齡原因,將調至其他部門。在最初的方案中,張海濤是國網公司推動者,也將是國網公司組建的領導者。但現在是否由聶辰席來接手他的工作仍未可知。
國網公司暫無威脅
付亮認為,國網不會很快成為市場的沖擊力量,人才缺乏、管理落后、服務跟不上、投資不足,跟現有運營商搶份額很難。即使在局部市場,要想具備一定的競爭力,估計也得至少到明年下半年!钡珖W的入局,對現有的運營商會是一個極大的促進作用。他以2006年底開始傳言電信重組的經歷來看,當時電信重組信號明確,但重組方案遲遲不出臺,直到2008年5月才公布。而中國移動利用那一年多的時間新增用戶8000萬以上,將其他運營商遠遠地甩在后面,這個差距到現在都無法彌補,F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都已經在“跑步前進”,業務在從2G向3G轉移,從固話向寬帶、移動轉移,競爭環境、競爭內容都在變化,廣電涉足電信業務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而且,廣電多年的運營模式,使其缺乏市場化運作的能力。顯然,國網想要顯現競爭力,一定要在實現全網整合之后,但這個整合的時間會很漫長。 <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619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