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節能降耗、低碳經濟、民生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調整結構和轉型已成為國家的長期國策,并帶動了風電、核電、物聯網、智能電網、高鐵和軌道交通等一批新興產業的高速發展,這些行業的發展為儀器儀表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市場。
2012上半年,全國儀器儀表行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075.09億元,同比增長14.86%;完成銷售產值2980.36億元,同比增長14.94%。1~6月,全國儀器儀表行業完成出口交貨值514.13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0.18%。這僅僅是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十年發展的一個小腳印。從2002年至2012年,中國儀器儀表行業與中國經濟一樣,上演著由弱變強的巨大變化。
“十五”我國成亞洲第二大儀器儀表生產國家
我國儀器儀表工業起步較晚,在“九五”期間有了迅速發展,在此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一個比較齊全的儀器儀表生產、科研和營銷體系。為了加大儀器儀表產業的發展力度,國家相關部門在“十五”期間集中力量調整了產品結構,重點發展了工業自動化儀表、電工儀器儀表、科學測試儀器、環保儀器儀表、儀器儀表元器件、醫療儀器、信息技術電測儀器、尖端測量儀器八大類儀器儀表。
“十五”初期,我國終于成為世界貿易組織中的一員,成功加入WTO。2001年,我國儀器儀表行業進出口總金額153.7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了314.68%。其中,儀器儀表行業出口總數量55.46億(個/件/臺),同比增加15.2%;出口總金額61.95億美元,同比增加0.9%。儀器儀表行業進口總數量17.9億(個/件/臺),同比減少13.2%;進口總金額91.78億美元,同比增加26.3%?傮w看來,儀器儀表行業出口總數量有所增加、總金額基本持平,進口總數量有所減少、總金額增幅較大。尤其到了2003年,我國已躍居成為亞洲除日本以外的第二大儀器儀表生產國家。
2005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我國高技術產業規模保持快速增長,在國民經濟中支柱性產業地位進一步增強。從高技術產業的行業結構看,2005年醫藥制造業和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比上年分別增長18.7%和18.9%,增速僅次于信息產品制造業。
“十一五”儀器儀表實現年均20%超高速增幅
“十一五”是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自建國而依賴發展最快的五年。目前,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已經成為國際上行業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在發展國家中,我國儀器儀表行業也是規模最大、產品品種最齊全的國家。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GDP年均增長為11.2%,而儀器儀表行業卻實現了年均20%的超高速增幅。
2006年,儀器儀表行業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狠抓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成效,產銷穩定增長,實現利潤增長較快。2006年工業總產值2194億元,同比增長27.5%。2006年實現利潤157億元,同比增長31%,增幅雖比上年略有下降,但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7.5%,增幅提高0.6個百分點。
2007年上半年,中國儀器儀表工業總產值1335億元,同比增長29.1%;產品銷售收入1289億元,同比增長30.7%,均處歷史高位;利潤同比增幅在40%以上,資產總值同比增幅在18%左右,行業整體上處于良性發展階段。
2008下半年開始,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尤其對我國外向型產業造成了嚴重的沖擊。2008年進口額達到219.5億美元,首次突破200億美元,同比增長17.4%,在2004年進口增幅逐年下降的基礎上,2008年進口增幅出現反彈;出口額115.8億美元,首次突破100億美元,同比增長27%,增幅創2004年以來新低;進出口逆差103.7億美元,首次突破百億美元。
2009年中國儀器儀表工業總產值達4054億元,復合增長率為8.88%,產品銷售總額達3945.2億元,增長率為9.11%,產品銷售率為97.3%。出口額達315億美元,其中進口208.7億美元,與上年同比下降4.9%;出口106.5億美元,與上年同比下降8%。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574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