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IT非常道:云計算與關鍵業務選型正文

IT非常道:云計算與關鍵業務選型

2012/11/13 17:13:07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古人言“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而企業想要建立一套真正可用、好用的云計算與關鍵業務系統,說白了,其工作核心就在這一“損”一“補”之間進行。對于CIO來說,在各種系統和解決方案之間掌握好損和補的度量便可事半功倍,馬到功成。但之于云計算,事情便沒那么簡單。

    云計算的好處在網絡上已是連篇累牘,CIO們也對云計算的優勢爛熟于心,此處我們便不再多談,而至于關鍵業務方面,我們則有必要多說幾句。

    關鍵業務作為企業IT系統中的核心,是所有企業關注的重點。在云計算出現之前,出于對穩定和性能的考慮,關鍵業務多由主機平臺來承擔。其優勢顯而易見,但高昂的軟硬件成本和維護費用卻也令企業有苦說不出。隨著x86架構在性能和可用性方面的提升以及云計算的出現,企業關鍵業務有了新的選擇。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將關鍵業務從主機平臺遷移至企業私有云平臺其實與企業云平臺建設擁有同樣的內容,且都是當今最炙手可熱的企業IT建設項目。

    應用是任何技術的核心價值所在,因此企業云計算與關鍵業務系統的選型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不過在系統選型的過程中,如何取舍與損補則難壞了眾家英雄漢,翻船失敗者眾。即便成功也通常是杯弓蛇影,步步為營的驚險故事,難于復制。

    從云計算的本質來講,效率是其優勢,可謂有余;而在當前環境下,成本或者性價比是其劣勢,可謂不足。

    按理說,云計算使用者是人,因此應該以人之道為綱,損不足以奉有余:把效率放在第一位,以高效率來為企業IT提供強勁動力。

    而另一方面,云在天上,按理說應該遵循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不要一味的追求效率,應以成本和易用性為先,循序漸進。

    商場如戰場,忽悠太多,即便經驗老道亦難免誤入歧途,進退兩難。

    損不足以奉有余——效率為先的成本困境

    從企業的需求出發,高效率無疑是現代管理和技術始終追求的真理,按理說,云計算也不會例外。

    為此,功能更加專業化的云計算一體機被開發了出來。

    作為一種軟件與硬件高度整合統一的系統,一體機在效率方面可謂獨步天下,無人能及。毫不夸張的說,一體機中的所采用的每一個部件、每一項技術、每一行代碼都為了速度而生,硬件與軟件缺一不可。這樣的系統可以為企業帶來最高的速度,讓企業IT沒有一絲懈怠。

    但這類系統的缺點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單一的功能和高昂的成本。

    既然要做到高效率就很難面面俱到,這是所有事物都會面臨的問題。而針對高效而存在的一體機顯然無法滿足企業對IT需求的每個方面。最終企業很可能面臨一大堆專用機柜,整合與靈活完全無從談起。

    一體機的另一個命門在于成本。由于需要做到軟硬件高度統一,因此,一體機從頭到腳都必須要由一家在軟硬件行業都實力強勁的公司來一手包辦。而在現實的情況中,這樣包辦出來的產品不會面臨競爭,價格也不是一般企業能夠消受的。當然,由于沒有競爭,所以之后的升級和維護也只能由同一家企業來完成,使用成本也可想而知。

    總體說來,一體機有其自身的優勢,但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如此高昂的成本所帶來的高效率總歸是性價比很低的,同時也讓企業處于被綁定的風險之中。而一旦生產這些一體機的企業面臨經濟壓力,產品和服務的提價也在所難免。

    損有余而補不足——成本為先或將讓云計算光芒不再

    從本質來講,云計算的本質在于更合理的利用硬件資源,從而使老舊的硬件依然能夠在新應用中發揮余熱?梢哉f,最原始的云計算概念是一種成本為先的合理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互聯網
本文鏈接:IT非常道:云計算與關鍵業務選型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5572.htm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