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重點強調發展可再生能源。在這些可再生能源中,水能、風能、太陽能等近年來在我國發展迅猛,海洋能的利用則相對滯后。
就海洋能特別是潮汐能領域中的一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海洋能專業委員會委員、東北師范大學先進能源研究所所長張雪明教授。
利用技術最成熟
潮汐是在月亮和太陽引力作用下產生的地球表面海水周期性漲落潮運動。這種運動包含兩種形式,一種是海水的垂直升降,也稱潮汐,一種是海水水平流動,稱為潮流,這兩種運動一般統稱為潮汐。
據相關統計,全球海洋中所蘊藏的潮汐能約有109千瓦,目前已開發的潮汐能電站總裝機容量為8×108千瓦,年發電量2×1012千瓦時,約占全球潮汐能總功率的27%。調查表明,我國潮汐能蘊藏量為110吉瓦,其中可供開發的約21吉瓦,年可發電量580億度。浙江、福建兩省岸線曲折,潮差較大,潮汐能也最為豐富,兩省資源占我國全部儲量的80%。
“相比其他海洋能,例如波浪能、溫差能、鹽差能等,潮汐能利用是最成熟、最現實的!睂Υ,張雪明一一舉例說明。
鹽差能蘊藏豐富的地方一般是江河淡水的出?,數量較少,而且這些地方大多軍事意義重大且多用于航運,只有極少數地方有用鹽差能發電的可能。
而我國溫差能最豐富的地方是南海。但是,當地距離我國用電集中的南方工業區太遠,而且難以解決海上輸電問題。此外,溫差發電技術瓶頸較多,世界上還沒有成功的先例。
此外,我國由于外部島鏈的阻擋,使得波浪能蘊藏量受到制約,波浪能平均值處于全球中等水平。張雪明告訴記者:“東部沿海每年有近一半時間波浪較小。而東南沿海雖然波浪能相對較好,但是其抗臺風能力較差,在每年數次臺風侵襲下波浪能設備損壞嚴重,所以波浪能發電在技術上也有很大困難!
因此,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潮汐能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發電穩定。其發電量不會產生大的波動,而且不占用農田,成本只有火電的八分之一。
面臨三道坎
據了解,利用潮汐能發電有兩種方式:筑壩發電和潮流能發電。筑壩發電是在近海筑一道壩聚水,利用潮差發電;潮流能發電則是把電機放在表層水下讓潮流沖擊葉輪發電。
據了解,我國從1958年開始研究開發潮汐能利用,各地相繼建設了40多座小型潮汐能發電站。這些發電站因為設備落后、建設質量粗糙、裝機容量太小,建成后運營一段時間便紛紛關停,目前還在運行的僅有3座,且處于微利或虧損運行狀態。作為新能源的潮汐能發電為何進展如此緩慢?
張雪明表示:“建潮汐電站有一個前提,即該地區必須是一個特殊地形。第二個條件是潮差要高!蔽覈某辈畲蟛糠值貐^都比較小,最高的只有5米,而國外最高的有17米。因此,我國要建一個潮汐能電站比國外難度要大得多。
潮汐發電一般是在海灣或河灣。這些地方潮流能資源雖然豐富,但往往還有其他更重要的用途,發電只是排位靠后的選項。
“發電是最次要的一個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軍事航道的安全。”張雪明說,潮汐能豐富的地方常常都是一些軍用的航道,是不允許用于發電的。其次是要保證整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和交通航運,保證沿海地區經濟開發的要求,最后才能考慮發電的問題。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551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