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概念上并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定義,但是“云計算”綠色節能、靈活快速、按需擴展的服務方式早已深入人心,并成為近幾年最熱門的IT話題。
對于企業來說,IT系統是為了支撐業務發展而存在的,在當今瞬息萬變的業務環境中,企業IT系統通常必須快速調整以促進業務發展。云計算的實施可以支持IT系統更快速地應對業務的變化與發展,并根據新的業務需求快速實施新的業務流程。
在架構方面,云計算把底層的計算資源集中,搭建成一個基礎設備資源池,并以一種靈活的多租戶方式提供給用戶,在縮短部署周期的同時大大提升系統的利用率和成本效益。作為上層應用的支撐,資源池往往是云服務運行的保證和基礎,也將直接影響到云計算服務的質量,可以說,企業要部署云計算,選擇合適云計算平臺架構來構建資源池無疑是關鍵的第一步。
此外,云計算基礎架構的實施也不是一個簡單的軟硬件集成項目,而是企業IT戰略和交付方式的改變,因此在實施云計算之前,對云計算平臺進行謹慎評估,進行整體的規劃將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走彎路,進而充分享受到云計算帶來的好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云計算市場還處于發展的初期,大量的企業都沒有足夠的經驗和方法來自行構建云計算。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企業究竟該如何確立云計算整體戰略,并選擇云計算架構?IDC最新調研報告《中國云計算基礎架構建設指南》正試圖解開這一系列疑惑,這一項最新報告主要基于針對中國云計算實施用戶的調研,并結合了國外先進經驗,旨在分析中國企業對云計算的需求,為建設云計算平臺提供參考建議。
云計算基礎架構市場逐年激增
IDC指出,在用戶需求的推動下,中國云計算市場在過去幾年中有了大幅發展,尤其是對云計算基礎架構的投資更是發展迅速,國內大中型企業對于建設云計算基礎架構的興趣越來越大。過去幾年中,各企業數據中心已經越來越多的采用虛擬化技術和自動化管理軟件,并逐步向云計算基礎架構過渡。
通過對中國云計算市場的研究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用戶建設私有云計算基礎架構的投資已經達到2.86億美元,同比增長42.0%。同時,IDC預計,中國私有云計算基礎架構市場還將保持高速發展,到2016年,其規模將超過10億美元。同時,公共云計算運營商在基礎架構方面的投資也將在5年內由3.20億美元增長到8.57億美元,中國云計算基礎架構市場的總體規模將在2016年超過20億美元。從以上的數據來看,不管是私有云還是公有云,未來一年中國基礎架構市場都將迎來快速膨脹的趨勢。
中國云計算基礎架構市場預測
云計算平臺架構設計原則
毫無疑問,構建云計算的起步便是著手建設云計算基礎架構,明確建設云計算基礎架構平臺應用需求后,在云計算建設的整個過程中,都需要采用特定的技術進行支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來設計硬件平臺,使其真正達到彈性、靈活和高可靠性的目標。
首先,由于云計算平臺往往會運行不只一個甚至不只一類應用,因此選擇適用的設備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運行基于互聯網或者小型增值應用時,通常采用開放的x86服務器架構會具有較好的適用性,但是如果需要運行某些復雜應用,如數據庫、在線聯機處理應用時,對穩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往往較高,這種情況下采用Unix服務器是更適用的選擇。遵循這一原則,將幫助云計算平臺實現計算能力和計算資源的優化。從存儲產品的角度來看,對于復雜的應用來說,選擇基于光纖的SAN存儲方式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但是對于相對比較獨立、復雜程度不高的應用來說,SCSI會具有更強的適用性。因此,適用性對于搭建一個成功的云計算平臺來說是首要的原則。<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517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