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三網融合試點第二階段結束還有一個多月的時候,10月10日突然傳出消息,深圳市天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工信部下發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同意深圳市天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基于有線電視網的互聯網接入業務、互聯網數據傳送增值業務、國內IP電話業務的批復》,同意公司在深圳市開展基于有線電視網的互聯網接入業務、互聯網數據傳送增值業務、國內IP電話業務。
緊接著,10月12日有消息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正式發文批復同意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關于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IPTV傳輸服務和手機電視分發服務等3項業務的申請,同時向集團公司頒發了《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0月17日湖南電廣傳媒也公告稱收到工信部456號批復,其全資的湖南省有線電視網絡集團獲準在長株潭地區開展基于有線電視網的互聯網接入、互聯網數據傳輸增值業務和國內IP電話業務。
可以預料,如果不出意外,所有54個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和地區,只要提出申請的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和電信運營商,都將會獲得上述牌照。
按照國務院三網融合總體方案的規定,我國的三網融合工作分為兩個階段:2010年至2012年是三網融合試點階段,2013年至2015年是三網融合推廣階段。試點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推進廣電、電信業務雙向進入,其次是組建國家有線電視網絡公司,第三是建立三網融合的機制、體制。
三網融合試點階段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0年6月到2011年8月,國務院推出了十二個試點城市和地區;第二階段是2011年9月到2012年12月,國務院又推出了四十二個試點城市。
在舉世矚目的中共十八大召開的前夕,工信部和廣電總局突然互發業務牌照,“貫徹執行”三網融合試點政策,顯示兩家的和諧發展之態。不禁讓人覺得,這是不是為了避免給人口實,如果十八大會議上討論三網融合試點工作,連牌照都沒發怎么雙向進入呢?
牌照意義甚小
工信部給廣電有線電視網絡的業務牌照中,其一是基于有線電視網的互聯網接入業務,而近十年來全國多個城市的有線電視網絡早已開展此項業務,但僅僅限于接入網。有線電視網沒有骨干網,也沒有IDC,更沒有國際出口,其互聯網接入業務收益中近一半要用來向電信運營商購買帶寬,且網絡質量沒有保證,基本上是在為電信運營商做嫁衣。
隨著電信運營商去年以來的寬帶提速,以及電信運營商開展的打擊“穿透流量”行動,包括深圳、北京在內的全國有線電視網絡互聯網接入業務處于倒退和停滯之中。對全國有線網絡來說,這張遲來的牌照幾乎毫無意義。
工信部給有線網絡的第二個牌照是互聯網數據傳輸增值業務,是比照增值業務管理的基礎電信業務,但有線網絡并沒有骨干網絡的經營權,仍然需要以高于市場價數倍的價格租用電信運營商的骨干網,有線網絡做互聯網數據傳輸也免不了為人做嫁衣。
IP電話業務即VoIP業務,對廣電網絡來說這也許是可以探索的業務。在電信運營商固話業務不斷萎縮的情況下,用戶越來越向移動語音轉移。如果有線網絡的VoIP業務也限于固話,那基本上也是雞肋業務;如果可以做基于互聯網的VoIP業務,也許有一定前景。 <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461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