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會徹底讓LED產品火了一把,開幕式上一幅幅神奇的“畫卷”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讓人不由得驚呼LED產品帶來的神奇魅力。
近日,記者采訪發現,目前,全球LED產業的核心技術和專利,一半以上被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所占有,我國在LED領域缺乏核心技術和專利,同時存在標準不統一,產學研合作松散的癥結;另外,產品價格混亂,品質良莠不齊,低端產品無序競爭,高端產品嚴重缺失。業內人士認為,目前,LED行業已經呈現出了“群雄逐鹿”的混亂局面。
產業寒冬難阻投資熱潮
LED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半導體,作為目前全球最受矚目的新一代光源,這個被列為國家7個戰略性新興之一的產業,其蘊含的巨大商機吸引各路資本蜂擁而至。
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LED生產廠家超過8000家,并且以每年上百家甚至上千家的速度繼續增加。
記者獲悉,近半年來,國內共有8家LED照明企業成功上市,其中6家登陸創業板,其上市速度讓人驚嘆,去年全年LED上市企業也只有7家。而另一方面,近一年來,國內中小LED企業頻頻倒閉。在深圳,倒閉的LED照明企業超過80家,廣東佛山,2011年中有將近一成的LED照明企業倒閉,東莞、中山的LED照明企業也深陷倒閉寒潮。
另據最新消息,深圳億元級LED企業愿景光電子目前陷入倒閉漩渦。
與此同時,外資卻在中國市場厲兵秣馬。日前,臺灣東貝光電集團投資2500萬美元的LED光電器件生產項目,在北京數字電視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未來將供應華北地區的LED照明。此外,今年5月份,歐司朗與無錫簽約,在當地新建LED組裝廠,預計于2013年年底建成投產,主營LED芯片的外殼封裝。繼成都創新中心正式運營后,GE照明西安創新中心也成立。
產業標準缺失之痛
目前,我國LED產業并無統一標準,由于缺少統一標準和規范,市場上LED照明應用產品種類繁多、性能各異、互換性差,低劣產品頻出,給整個產業的聲譽帶來嚴峻挑戰。
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ISA)秘書長岳瑞生向記者表示,國際照明委員會、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歐洲光引擎委員會、美國能源之星、ISA等機構都在制定LED照明的標準,爭奪行業語話權。
而在我國盡管各地已經在制定和試用自己的地方標準,但是標準混亂,企業這邊按標準是合格的,到那邊就成了不合格的。
另一方面,由缺乏統一標準引發的產品質量問題也頻頻顯現。近日,有媒體披露,廣東省質監局發布了廣東省自鎮流LED燈產品質量省級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抽檢結果顯示,在抽查的23批次自鎮流LED中,檢驗不合格17批次,不合格率高達73.9%。
一業內企業人士表示,劣質的LED產品擾亂了市場價格,而且使得消費者對于LED產品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導致惡性循環。
據悉,2011年出口市場的不景氣使LED產業再次遭遇重創,海外市場的LED產品如圣誕樹照明用具幾乎都是從中國出口,在歐洲經濟危機,美國經濟復蘇無力等因素的影響下,從2011下半年以來企業的訂單大幅在減少,歐美訂單下降三到五成在行業里相當普遍。
國內企業缺乏軟實力
記者了解到,雖然我國是照明的生產大國,但是我國不是品牌的大國,我國大量的照明的產品都是為別人做貼牌生產。
據資料顯示,中國目前LED生產廠家超過8000家,超過5000家處于產業的中下游,其中封裝企業有1200~1500家,年銷售額在1億元以上的約有40多家,銷售額在1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的企業不到400家,大部分企業的銷售額還不到1000萬元?梢,雖然我國LED企業數量較多,但規模普遍偏小。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452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