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扶持正深陷資金鏈緊張、并網困境和美國雙反案漩渦中的光伏行業,政府部門正醞釀出臺多項政策。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10月23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近日新推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園區政策,還有新能源城市、無電地區電力建設、金太陽工程、光電建筑等方面的新政策正在啟動。此外,政府在新的光伏項目或投700億元。
王斯成在10月23日綠色和平組織的光伏行業討論會上表示,最近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副總理李克強先后多次批示,要解決中國的光伏產業危機。中電聯、國家電網、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以及財政部都接到了批示,正在啟動相關項目,因此最近相關的會議非常頻密。
財政部2012年第二期“金太陽示范工程”即將啟動,總量大約1GW。能源局最近的分布式發電示范區計劃總量就有可能達到15GW。王斯成還稱,“對于15GW和1GW的光伏項目,現在國家下決心往里扔700億元”。
同時,國家能源局正在起草一份給國務院的匯報材料“促進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要從市場、產業的角度匯報光伏行業的發展狀況。王斯成表示,中國光伏產業每年出口額達200億歐元,相當于2000億人民幣,這是一個無法忽視的龐大數字。“光伏產業給中國帶來的價值是非常高的,帶動的就業也是非常明顯的,所以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
能源局9月14日發文,啟動迄今為止國內最大的光伏項目,每個省500MW分布式光伏示范區。然而要達成這些建設目標,融資依然是個難題。
王斯成分析稱, 分布式光伏示范區總量15GW,如果補貼額度每度電補貼4毛錢左右,則15GW大約每年補貼60億元,按投入10塊錢建設1W光伏系統算,就要投入1500億元。“15GW和1GW的光伏項目是否能起到拉動市場和救市的目的? 60億想要拉動1500億的市場,融資是個大問題。”他提及德國的做法可供借鑒,“出了電價,個人可以立刻到銀行拿到低息貸款甚至是無息貸款”。
補貼資金亦存在拖欠問題,據接近能源局內部的知情人士透露,大型電站包括風電和光伏,所有上網電價的補貼資金目前只發到了2010年9月,中間還有兩年多的補貼一直沒發下來,某個大型國企的拖欠補貼資金高達幾十億元。補貼資金原來是由電力公司代收代繳,現在統統轉到了財政部,目前剛清理了第一批拖欠補貼。該人士認為,拖欠補貼資金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但是需要時間,就看政策的執行力到底有多強。
據王斯成介紹,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包括上網電價補貼)上,每年投入220億元,還有初投資補貼,每年80-100億元。今年光伏業的所有審批項目已經超過了5GW,大型光伏電站大概3GW,光電建筑項目建設部批準了300MW,“金太陽工成核準了1.7GW,但實際上真正撥款項目只有大約1GW,合計1.3GW,而大型電站這3個GW還要看情況,因為政策并不是很順,有很多陷阱”。<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445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