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所新材料實驗室研究人員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相關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日前相關研究研究在德國《應用化學》發表。
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因其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光電轉化效率高而受到廣泛關注。染料是染料敏化太陽電池中的關鍵組成成分,中科院化學所新材料實驗室研究人員通過材料結構設計和合成,在聯吡啶釕染料、有機染料以及無機量子點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解決電解質的腐蝕性和液體泄漏對電池長期工作穩定性的影響,他們在基于空穴傳輸材料的固態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研究方面開展了研究。
為了提高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對太陽光譜的充分利用,有效捕獲太陽光譜中不同波長的光子,他們提出構筑染料敏化光陽極和無機半導體硒光陰極構成的疊層電池概念,實現單個電池“內串聯”,克服了通過電池簡單串聯疊加帶來的復雜工藝和效率降低,所制備的單個電池的開路電壓達到940mV。上述研究為進一步提高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互聯網
來源:互聯網
本文鏈接:中科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相關研究取得新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4302.htm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4302.htm
文章標簽: 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半導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