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潮流更迭的T臺風尚一般,從不沉寂的車壇在每一年、每一季都不會缺少各式各樣的話題、焦點。不同的是,有的如同曇花一現,而有的則會成為得以持續流傳的經典。如同時尚元素像有生命力般實現自我更新一樣,車壇的熱點也會隨著環境的變化、關注視角的發展及其本身的推進,持續醞釀發酵。通過收集整理這些熱點并進行分析,解讀2012年車壇特點,為車企對第四季度以及明年的流行趨勢提供相應的判斷。
在2012年7月之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還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諸如混合動力算不算新能源汽車誰也說不準。然而,隨著國務院在7月9日公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輪廓逐漸清晰。
3月7日,財政部、國稅總局以及工信部聯合發布首批《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車輛減免車船稅的車型目錄》,自2012年1月1日起,對新能源的車免征車船稅。
7月9日,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指出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并指出,將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準入管理制度和汽車產品公告制度,嚴格執行準入條件、認證要求。同時對新能源汽車加大財稅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
同時規劃還勾勒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目標,到2015年時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時產能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此后,廣州在發布的限牌細則中,為新能源汽車開通“綠色通道”之后,上海市近日傳出了更為大膽的計劃,在車牌競價不斷上漲直逼7萬元的時候,計劃對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實施免費上牌政策。
9月26日,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共同舉行中央國家機關新能源電動公務用車試點示范工作啟動儀式,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個部門配發23輛純電動轎車,率先開始試用新能源汽車作為公務車。
10月15日,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央財政從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
政策始終是中國車壇最有力的推手。在國家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這一框架之后,國家資金扶持政策已經浮出水面。然而之后關于政策扶持、配套設施完善以及商業模式建立等一系列具體舉措的出臺,肯定成為未來車壇所關注的熱點。
同時,諸如新能源車“充電”或“換電”這樣技術路線的博弈,整車企業與電池等關鍵部件供應商的利益分配等也會為車市貢獻許多話題。
此外,中國汽車產業能否借助新能源汽車契機,實現對世界汽車產業領先者的趕超,也充滿了懸念。 <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415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