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光伏產業正處于內憂外患的境地:產能嚴重過剩、內需開拓不足,外需受歐債危機影響的同時也因受歐洲及美國的“雙反”裁決影響也盡顯疲軟。今年9月,國家能源局出臺的《關于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瘧檬痉秴^的通知》,無疑給當前開拓光伏國內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但此舉不能簡單地理解成“救市”。 2012年10月11日,美國商務部對我國太陽能面板制造商征收關稅作出終裁決定,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18.32%-249.96%的反傾銷稅,且針對中國政府的補貼征收14.78%-15.97%的反補貼稅。
在此之前的2012年5月,美國商務部就曾做出初裁決定,向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征收介于2.9%-4.73%的反補貼稅,另征收31.8%最低反傾銷稅。對大多數中國制造商來說,最終判決要比此前宣布的初步判決更為嚴重。
2011年我國光伏產品海外市場及分布(單位:萬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2-2016年中國新能源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美國等國政府對中國光伏產品有任何的不公正舉動就能給我國光伏產業帶來“地震”,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光伏產品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來自海外。
目前,我國光伏產品的海外市場主要以歐洲為主,亞洲次之。數據顯示,2011年歐洲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了56.94%左右,亞洲和北美洲的所占份額分別為21.15%和16.54%,分居第二和第三位。自2011年以來,我國光伏行業不斷受到歐美國家的反傾銷調查,而歐債危機的影響又導致歐洲等市場的需求疲軟,這讓主要依靠海外市場消化產能的我國光伏產業形勢嚴峻,產能出現嚴重過剩。
前瞻產業研究院光伏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在海外市場需求疲軟與接連遭遇制裁的情況下,積極布局下游、開拓內需成了我國光伏產業的新出路,但即使是出路也絕非坦途。
目前,并網消納是我國光伏發電行業開拓內需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在2012年9月初,由國家電網公司上報的“關于加強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將簡化分布式系統審批手續,如380伏低壓接入的用戶端的發電系統,規模300千瓦以下的,如果申請做分布式系統,可直接向地市級的電網公司客服中心申請,地市級的電網公司客服中心可直接受理,而且免費進行接入設計。而且地市級的電網公司的營銷部就可以審定接入方案,地市級的發展部就可以出具接入電網的意見書,也就是入網通知。這一系列政策如果得到批準后,那么對并網式發電就開了綠燈,只需要簽訂用電供電合同,入網手續將大大簡化。
2012年9月28日,國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關于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瘧檬痉秴^的通知》,明確了第一期每個省(區、市)申報支持的數量不超過3個,申報總裝機容量原則上不超過50萬千瓦。《通知》指出,國家對示范區的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單位電量定額補貼政策,國家對自發自用電量和多余上網電量實行統一補貼標準。項目的總發電量、上網電量由電網企業計量和代發補貼。
分布式發電,是指發電功率較小的模塊化,分散式,布置在用戶附近的高效、可靠的發電單元。這一項目的啟動無疑給當前陰霾籠罩下的光伏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如果以每個省(區)申報不超過500兆瓦、全國31個省(區、市)來測算的話,總裝機量的上限將達15G瓦。15G瓦的總裝機量很可能在“十二五”期間完成。前瞻以此推算,每年預計可能將增加1G瓦到2G瓦的安裝量,2012年和2013年國內的光伏市場需求確實將會有所提高。 前瞻產業研究院光伏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雖然國家的一系列政策對我國光伏產業來說的確是利好消息,但理解成“救市”未免過于簡單。目前分布式電站仍處于前期摸索階段,其商業模式、與地方電網的連接方式、政策的時效性、項目開發包括屋頂選擇、融資、項目申報,再到項目的設計、工程建設,直至建成后的運行和管理,賣電、補貼如何兌現等是個很細致、很繁瑣的系統。成熟的投資條件、較強的政策操作性及完善的配套方案或許才能讓光伏產業從分布式發電領域找到出路。 <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372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