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光伏和電力為主營業務的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爆出,將在徐州斥資116億元進軍動力及儲能電池領域,引發業界震動。
事實上,協鑫涉足電池領域的時間并不長。2011年6月,協鑫收購加拿大動力鋰電池廠商MNKE旗下的江蘇伊思達電池公司,并改名協鑫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正式進軍鋰離子動力電池領域。同時,協鑫宣稱,將耗資180億元在吳江建設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項目,投產后年銷售額將達400億元,成為行業全球領先。有知情人士透露,因某些原因,協鑫并沒有拿到項目用地。
作為協鑫的掌舵人,朱共山很早就在編織自己的新能源之夢,打造三塊核心產業:光伏、LED和電池儲能。
有著雄厚背景,且“不差錢”的協鑫,用買技術、買人才的砸錢進入方式,快速實現了光伏業務的規;@也刺激了朱共山企圖將這種模式復制到LED和電池儲能業務,且目標都直指“世界第一”。
隨著公司LED和光伏業務相繼陷入愁云慘霧,相對火熱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產業,成了協鑫的不二選擇。然而,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業務能否使協鑫再現光伏盛景,還存在很大疑問。
“規模化”戰略拷貝失敗
電力工程出身的的協鑫,自2006年踏足多晶硅領域,在短短五年的時間內,便迅速攀升到全球第一的位置。
然而,2012年上半年的經營業績,讓協鑫頗為焦慮。相比去年同期盈利35億港元的榮光,今年上半年,協鑫多晶硅毛利率大跌24.3%,虧損3.3億港元,這是協鑫進入多晶硅領域以來的首次虧損。
作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供應商,連續兩年蟬聯光伏企業“最賺錢的公司”,協鑫而今的表現,也成為目前中國光伏廠商遭受寒冬侵蝕的樣本。 而在試圖復制光伏發展模式的LED領域,協鑫同樣慘遭變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互聯網
來源:互聯網
本文鏈接:保利協鑫116億大舉進軍儲能領域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3464.htm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3464.htm
文章標簽: 儲能/光伏/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