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光伏行業內憂外患 企業延伸產業鏈建電站自救正文

光伏行業內憂外患 企業延伸產業鏈建電站自救

2012/9/24 9:07:52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近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這是迄今為止,歐盟對我國最大規模的貿易訴訟,涉案金額超過200億美元。對于歐盟發起的反傾銷調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曾對媒體表示,調查帶來的影響會相當大,國內的很多企業面臨的將不僅僅是虧損,很有可能是破產的危險。

    如今的光伏業可謂是面臨內憂外患的危機,如何應對?在業界紛紛提出國內光伏企業停打價格戰團結應訴的同時,各企業也在積極自救,向下游延伸產業鏈成了部分企業的選擇。

    光伏業內憂外患

    今年5月,美國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作出巨額反傾銷初裁后,令業界意想不到是,國內的光伏產品價格不升反降,價格戰反而愈演愈烈。

    對于歐美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的雙反訴訟,中利科技董事長王柏興表示,這與國內廠商的無序競爭也有關系,價格戰不僅傷害企業,還會讓對方握住傾銷的把柄。

    “我們的優質低價產品為歐洲的光伏電站建設立下過汗馬功勞,現在歐盟反過來設置貿易壁壘! 王柏興表示,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規范競爭,不打低于成本銷售的價格戰,團結起來積極應訴。

    同時,他介紹,中利科技生產光伏組件的子公司中利騰暉銷售的光伏組件,在海外售價一直控制在每瓦0.77美元以上,國內每瓦售價4.8元以上,公司絕對不做虧本買賣的低價傾銷。

    制造企業轉型延伸

    光伏業產能過剩是這個行業必須面對的現實。2009年,中利騰暉建設光伏組件的產能目標是1.5GW,2011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總容量也大約只有2.8GW。產能過剩之余擴張仍在繼續,在中利騰暉可見一斑。

    王柏興稱,因為起步晚,中利騰暉生產設備全是從德國、意大利、日本進口的全自動設備,比傳統生產線節省了2/3的人工。但在行業寒冬中,單純做光伏產品的生產銷售,即使具備成本優勢也很難保證企業能夠存活。2011年他做出了一個超前的決策——做BT模式的電站開發,延伸產業鏈。

    所謂BT模式是指一方建設光伏電站再轉讓移交給運營公司來運營的“建設——移交”模式。中利騰暉準備用自己的產品建設光伏電站然后轉讓給光伏發電企業來運營,自己獲得轉讓收益。

    日信證券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曾維強表示,目前國內做BT模式的企業還不多,光伏組件企業參與其中主要因為產能過剩倒逼企業去做。

    而王柏興稱這一模式經過2011年的嘗試后,將在2012年出現業績的爆發式增長,給中利騰暉帶來不菲的凈利潤,但具體的數字他表示不方便透露。

    王柏興稱,中利騰暉2012年在國內開發的電站在280MW以上,海外開發在100MW以上,這些項目對資金要求大,回報周期比制造業更長,上市公司會承擔比較大的業績壓力。

    但他同時稱,甘肅、青海、新疆、意大利等地的部分項目將在今年四季度移交并確認收入。王柏興當初承諾的2.63億元的凈利潤大部分將由光伏電站建設轉讓收益來兌現。因為這一板塊的業務將在四季度確認收入,所以中利科技半年報反應的僅是光伏組件銷售這一塊2831萬元的凈利潤。

    據悉,王柏興曾經對中利科技的股民承諾過2012年中利騰暉實現的凈利潤要達到2.63億元。但2012年上半年,中利騰暉實現的凈利潤只有2831萬元。市場紛紛質疑中利騰暉的盈利能力。而就在業績承諾的敏感時期,中利科技推出了16.4億元的定增方案,募集資金將全部給中利騰暉注資。投資者更加質疑這些錢是在幫王柏興完成業績承諾。

    當問及這些質疑時,王柏興回應稱,即使不做非公開發行中利騰暉2012年2.63億元的業績承諾也將大幅超額完成。

    非典型樣本能否典型化

    若中利騰暉能在2012年兌現2.63億元的業績承諾,就不難發現,在光伏企業處于虧損甚至倒閉邊緣的大背景下,中利騰暉光伏電站BT模式業務所帶來的收益將遠大于光伏產品的銷售業務。也就是說,向下游延伸不僅解決了公司光伏組件1.5GW產能的營銷難題,還為公司開發了一片業績藍海。

    據悉,中利騰暉與青海、甘肅等地政府簽訂了開發光伏電站的開發協議。公司與招商新能源簽訂了三年收購1GW光伏電站的協議,與中廣核美國公司簽訂了三年在海外收購500MW的合作協議。王柏興照此估計,2013年,中利騰暉將在國內外分別建設350MW以上的光伏電站,他預計中利騰暉2013年借此也將有良好的業績表現。

    目前,另一家上市公司超日太陽在日本、云南等地也正與大企業合作,尋求BT模式的推進。

    日信證券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曾維強強調,與大型國企和地方政府合作,需要企業有相關的資源。同時,光伏電站要有一個過硬的建設質量,太陽能電站發電量誰來保障,上網電量是否能滿發滿送?這些問題涉及到了國內的補貼機制、保障機制、行業規范等。但中小光伏企業目前不具備開發電站的實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網絡
本文鏈接:光伏行業內憂外患 企業延伸產業鏈建電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2348.htm
文章標簽: 光伏/電站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