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局,歐盟反傾銷調查立案或將對光伏行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在此背景下,這些企業正逐步地轉向國內市場。
而為了鼓勵國內光伏市場的快速發展,《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對裝機容量目標再次做出了調整,由21GW調整到40GW。 “準確地說應該是調整到了40GW,上不封頂,其他條件一概不變!币晃恢槿耸扛嬖V本報。國家能源局一位官員也證實了此消息。
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光伏總裝機容量僅為3.6GW,這意味著未來3年中,中國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有望擴大10倍以上。
再調整截至目前,中國光伏發電"十二五"規劃已經做出了四次調整。最早的時候,決策層曾考慮將這一目標定為 5GW;此后一度上調至10GW;在今年5月8日的一場討論中,再度上調至15GW.今年7月7日,國家能源局下發了文件,對該目標再次做出了調整,到2015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00萬千瓦(21GW)以上,年發電量達到250億千瓦時。
具體來說,將重點放在中東部地區建設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建成分布式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在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等地區,建成并網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建成光熱發電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
這次調整被業內普遍認為過于保守。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錦標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稱,21GW還是保守。國內的光伏產品成本下降的步伐非?。"現在賣到國外的大概是在7美分/瓦,再過兩三年成本肯定會降至四五美分每瓦,甚至更低。"呂錦標說。
中能硅業是保利協鑫(3800.HK)旗下主要生產多晶硅的子公司。而保利協鑫則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生產商。該公司的多晶硅和硅片定價向來具有標桿作用。今年一季度,保利協鑫對外宣布,該公司希望在今年二季度末將多晶硅的生產成本降至每公斤18.5美元以下,目標硅片加工成本在每瓦0.13美元以下。
光伏發電"十二五"規劃調整到21GW原本被認為是"定格",不會再做出調整。但時隔不到兩個月,這個目標就已經再次變化。知情人士稱,這主要是考慮到21GW根本不能滿足國內市場。
期間,國家能源局官員曾征詢過幾大光伏巨頭的意見,并且聽取了行業內的諸位專家的意見。在經過慎重考慮后決定將該目標再做調整。"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到2015年21GW根本滿足不了國內市場。再加上歐美雙反調查,國內市場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加緊開拓。"上述人士稱。
國家能源局一位官員證實了上述消息。"除了裝機目標變了,其他的條件一概不變。"上述人士說。
據透露,五年中新增的40GW光伏發電裝機規模,仍將主要集中在光伏電站建設和分布式光伏發電兩個領域內。光伏電站建設方面,將主要在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等地區建設一批并網光伏電站,結合大型水電、風電基地建設,采用風光互補、水光互補方式。
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方面,則主要是在中東部地區,采取與建筑一體化的方式進行。國家能源局的官員表示,鼓勵發展分布式電站,可以避免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擴容之后,可能會出現的并網難問題。
調整邏輯近10年來,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年產量增長約6倍,年均增長50%以上。2010年,全球太陽能電池年產量16GW,其中中國10GW.并網光伏電站和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是光伏發電的主要利用方式。到2010年,全球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超過40GW.相比之下,在中國總的裝機容量中,分布式光伏發電占有的比例極小。截止到2011年年底,在全國3.6GW的光伏發電總裝機中,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只有0.2GW左右。
- 1
- 2
- 總2頁
來源:國際能源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194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