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關總署公布我國8月份外貿進出口情況。據統計,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4976.2億美元,同比增長6.2%。其中,出口13091.1億美元,增長7.1%;進口11885.1億美元,增長5.1%;貿易順差1206億美元,擴大31.8%。
不過,業內更關注的是8月單月數據。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292.9億美元,增長0.2%,趨于零增長。其中,出口1779.8億美元,增長2.7%;進口1513.1億美元,下降2.6%;貿易順差266.7億美元。
據了解,今年以來,進出口數據單月波動很大。自年初開始,外貿數據始終低行,5、6月份出現反彈,7月又重回歷史低點。
8月份外貿趨于零增長,這仍然高于業界預期。在此前,不少分析機構持悲觀論調。他們認為,8月份將一改增長模式,以負增長面目示人。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9日在公開場合表示,世界經濟下行的壓力對中國外貿影響越來越明顯,外貿面臨的形勢嚴峻。
昨日同步公布的數據顯示,機電產品出口穩定增長。前8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7488.4億美元,增長8.3%,高出同期我外貿出口總體增速1.2個百分點,占出口總值的57.2%。
不過,歐盟6日決定對華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預計最遲將在明年12月左右做出終裁。業內人士認為,一旦歐盟認定反傾銷行為,中國光伏企業將遭到更嚴重的打擊。
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歐洲是目前全球光伏產品的最大市場,也是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主要地區,2011年中國光伏電池對歐出口金額204億美元,約占同期該產品出口總額的73%。而此前被討論的反制措施也被認為是無效的。
白明分析認為,該事件對我國外貿影響不可小覷。他指出,光伏是我國制造業中的大宗商品,有很高的技術含量,規模效應導致中國光伏與歐美光伏競爭力相互疊加,一旦發生貿易爭端,影響巨大。
最新消息顯示,陳德銘9日透露,商務部近日將派出副部長級代表團赴德國、法國和歐盟交涉,應對歐盟對中國光伏電池立案發起反傾銷調查。
“事實上,歐盟向中方供應了很多光伏產品的原料和設備,中歐光伏產業是一種相互依存、互利合作的關系。”陳德銘表示,歐盟立案后,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過其經濟顧問向中方表示,其在訪問中國期間的有關通過磋商解決問題的承諾不變。“這是中歐磋商的一個基礎!<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164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