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天文
一、2009-2011年中國光伏逆變器產品市場總規模
在國內市場,由于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剛剛起步,主要是示范工程,“金太陽”示范工程、國家特許權招標項目及各相關企事業單位自籌資金建設的光伏項目等,市場真正啟動是從2011年開始。

圖1 2009-2011年中國光伏逆變器市場增長率分析
數據來源:ICTresearch 2012,03
二、2011年中國光伏逆變器產品市場特點
1、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光伏逆變器的競爭主要集中在成本價格、技術、服務和品牌四個方面,雖然目前光伏系統成本下降壓力已然傳導到了光伏逆變器行業,但客戶對產品選擇仍將是基于最高性價比的參考,低價格、高質量的逆變器將會最受青睞。國內多數企業都是新進入者,與歐美傳統強者相比,成本上具有優勢,但是技術上仍有差距,品牌上則相差甚遠。
電力設備供應商利用客戶資源,通過布局也進入了光伏逆變器市場。例如許繼電氣贏得國網張北項目光伏逆變器業務;特變電工以系統集成業務為導向積累了200-300MW光伏項目;UPS供應商積極延伸到光伏逆變器市場形成一定影響力,例如科士達在西北市場打開示范電站市場;與光伏逆變器技術類似的伺服變頻器供應商正在戰略布局,作為長期業務儲備,例如匯川技術投入2.07億元超募資金用于光伏逆變器項目。華為技術處于光伏逆變器前期研發階段?梢灶A見,國內光伏逆變器市場未來競爭將更加激烈。市場短期內仍相對集中,但度過一段業績和技術準備期后,后續廠商憑借其在各自領域的優勢開拓客戶關系,將會擴大市場占有率,使行業集中度有所分散。
表1 2011年中國光伏逆變器主要廠商業務格局

2、價格持續降低
由于光伏逆變器的產能在迅速增加,而光伏裝機增速短期內出現了放緩跡象,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了2011 年逆變器價格下降了20%左右,這種趨勢在2012 年將會持續。除個別企業之外,目前國內逆變器的出廠價格多數在0.8~0.9 元/W,低于國際現貨市場上的0.18歐元/W左右的價格,但國內廠商成本也較低,一般在0.4~0.55 元人民幣/W,也低于歐美品牌的0.7~0.9 歐元/W左右的成本。目前國內逆變器企業的毛利率多數在35~55%之間,預計2012 年逆變器的價格將會有10~20%下降,這將會快于成本下降速度,隨之國內企業的毛利率也將會下滑,可能達到25~45%左右,一般企業均值可能在30%左右。
3、銷售模式向服務傾斜
傳統的銷售模式當中,生產商將逆變器產品銷售給客戶之后便基本完成任務,售后工作以維修為主。但對于系統安裝商而言,不同的項目因為選用的組件和安裝條件都存在差異,系統安裝商必須進行整體設計,若選擇不當,可能會導致系統效能大幅下降。尤其在光伏產業不成熟的新興地區,系統開發商經驗不足,系統設計、搭配往往會出現問題。
逆變器在各種環境下穩定運行超過10年甚至20年,供應商的現場反應能力和售后服務能力是維持設備穩定運行的關鍵之一。市場和設備運行進入成熟期后,逆變器成為一種標準配置產品,業主會根據產品表現和廠商售后服務,與供應商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為此,部分逆變器生產商向客戶提供更多的產品應用方案服務,并加強售后的維護服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部分逆變器生產商將產品與組件捆綁銷售,將配置好的系統進行出售。例如,德國組件廠SolarWorld 跟德國逆變器廠SMA 合作,再搭配其它零件推出Sunkits,進軍新興國家。此方案可事先搭配各零組件,大幅提高系統效能,且售后服務統一由SolarWorld 負責,降低復雜度。此類系統套件方案,適合主攻新興國家,因為在新興國家,太陽能產業尚不成熟,系統商不熟悉各組件搭配。若使用系統套件則能解決此類技術問題,大幅提高安裝速度與效率。

圖2 光伏項目運作流程
數據來源:ICTresearch 2012,03
4、微逆變器快速發展
根據并網連接方式的不同,可有集中式逆變器、組串式逆變器和微逆變器之分,因為接入組件的數量不同,一般來講集中式逆變器的功率大于組串式逆變器,再大于微逆變器。微逆變器一般是指只連接一個組件,進行交流輸出的裝置;出現于上世紀90 年代,于近兩年快速發展。
微逆變器多用于小型民用或商用項目。一般對于大型電站而言,除了云層之外,自然遮擋物較少,并且由于經常維護,陰影遮擋對輸出功率的影響相對較少;但對于小型住宅項目或是商用項目,由于多數建筑環境復雜,容易被樹陰、建筑或其它雜物遮擋,受影響比例較大。根據國外研究機構結果表明,根據不同遮擋程度,輸出功率可會有高達50%以上的損失。當采用傳統的集中式逆變器或組串式逆變器,因為對接入組件有一致性的要求,當某一組件因陰影遮擋降低了輸出功率,則同一串聯的其它組件也要降低到這一組件的輸出功率,從而影響了整串組件的輸出。使用微逆變器,因為每個組件單獨配置一個逆變器,所以沒被遮擋組件可以正常輸出,從而減少了對整個系統的損失。
表2 微逆變器與組串逆變器的性能比較

除了實現相對較高的系統輸出效率之外,微逆變器還有節省直流線纜、壽命相對較長和可實現單個組件監測等優點,缺點是目前每瓦價格相對較高。但如果考慮在光伏發電系統的整個運行周期內,微逆變器對系統效率的提升,使用微逆變器的系統已略低于使用傳統組串式或集中式逆變器的系統發電成本。
如今,逆變器的發展趨勢是向兩頭集中:電站型大功率逆變器和微逆變器。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提高,微逆變器的成本有望降低,未來應用前景值得看好。目前,很多企業都將注意力投向了微逆變器市場。
三、中國光伏逆變器產品市場整體預測分析
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現在仍處在起步和示范階段,還沒有形成規;氖袌。但在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的引導和太陽能產業發展促進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即將迎來一個大的發展時期。
雖然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了新能源的發展進程,但是無論是為了實現低碳經濟還是為了尋求替代能源,光伏都將是今后重點發展的領域。隨著技術進步引領的成本不斷下降,用于光伏發電的補貼將會越來越少,平價上網之后光伏將得到大發展。未來五年中國光伏逆變器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100kW以上產品是國內市場主流產品。
表3 2012-2016年中國光伏逆變器產品市場規模預測


圖3 2012-2016年中國光伏逆變器產品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ICTresearch 2012,03<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ICT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