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將大力推動新能源、智能電網、電動汽車等產業的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也頒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規劃指出,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等為電源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專家指出,我國電源產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需要新的發展思路。
新能源電池具備產業化條件
我國大容量鋰離子蓄電池產業發展已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產品性能基本能夠滿足電動汽車的設計要求。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已被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十年推廣應用純電動汽車500萬輛的戰略目標和階段目標也已出臺。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聯合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委起草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征求意見稿中對當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形勢做了如下描述:我國新能源汽車已具備一定的研發和產業化基礎。但是,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突破,產業化和市場化仍面臨著產品成本較高、社會配套體系不完善等諸多挑戰。
鋰離子蓄電池儲能技術是節能與新能源產業的關鍵技術,是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掌握了新型蓄電池儲能和電源技術,就掌握了節能與新能源產業的主動權。
在國家產業政策和科技項目的重點支持下,我國鋰離子等新型蓄電池關鍵技術、關鍵材料和產業發展都取得了重大進展。我國大容量鋰離子蓄電池產業發展已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大容量鋰離子蓄電池的性能已經基本能夠滿足電動汽車的設計要求(即第一代鋰離子蓄電池產品已經基本成熟),雖然制造成本仍高于鉛蓄電池,但從全生命周期的經濟性考慮,已經顯著優于閥控鉛蓄電池。從技術性能和經濟性考慮,單體大容量錳酸鋰、三元聚合物和磷酸亞鐵鋰蓄電池,已經具備了規模化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的基本條件。
今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十二五”期間,新能源與電動車行業將得到大力支持,2011年到2020年,替代能源車研發投資額將達到1000億元。純電動車及大規模蓄電技術尚在探索中,技術遠未成熟,對我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巨大的發展空間。隨著我國政府在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中國必將成為綠色汽車制造的主要基地,為電源、儲能、材料等產業提供巨大的市場。
軍民結合推動創新發展
加強軍民資源互動共享,大力發展軍民結合產業,走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是政府和產業界的共識。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868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