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杭州大多數光伏企業的老總來說,過去的6個月并沒有驚喜。處于震蕩中的光伏市場,繼續陷入低迷期。
受美國“雙反”調查、歐盟等主要太陽能光伏應用目標市場需求萎靡,以及國內光伏企業競爭加劇等多方面的影響,杭州太陽能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發展陷入低谷期,我市太陽能光伏企業遭受了嚴峻的考驗。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5月份,我市10家重點太陽能光伏企業實現工業銷售產值33.25億元,同比下降8.7%。
不過,有專家表示,光伏行業已經經歷了18個月的供需嚴重不平衡,導致產品價格下滑,企業利潤率萎縮。然而,隨著產能的洗牌調整,光伏行業有望在2012年底到2013年初逐步接近供需平衡,今年四季度可能出現較好的投資機會。
光伏企業利潤下降200%
隨著歐債危機的進一步深惡化,國際主要市場需求持續萎靡、國內光伏產能的進一步釋放,光伏產業鏈核心產品價格持續呈下跌趨勢,已進一步向產業鏈輔配領域延伸,企業盈利能力進一步下降。
據省太陽能協會秘書長沈福鑫介紹,從2010年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盟各國紛紛出臺削減光伏補貼的政策,直接導致2011年的安裝量大幅下滑。但另一邊,企業產能卻因2010年產業的全線飄紅瘋狂擴張!2011年整個市場的供給量幾乎擴充了一倍,浙江新上馬的光伏企業就有63家!
供求關系的完全逆轉,導致了光伏產品價格的直線下挫。為了讓自己的產品早日售出,廠家開始爭相壓價,甚至不惜賠本清貨。
今年前5個月,我市一家大型太陽能企業完成晶體硅太陽能組件210MW,薄膜太陽能組件25MW,產量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增長,實現銷售產值14.725億元,同比下降14%,利潤下降1.16億元,同比下降200%以上。蕭山一家光伏企業完成晶體硅太陽能組件47MW,產量同比增長5%,實現銷售產值2.64億元,同比下降47%,利潤下降1600萬元,同比下降159.52%。
來自市經信委的統計數據,在抽樣統計的27家重點太陽能光伏企業中,有10家企業銷售產值和利潤同比出現下降,占企業總數的37.03%。
新能源也要“出口轉內銷”
眾所周知,國內的太陽能光伏企業大多依賴國際市場,我市也不例外。然而,在美國“雙反”調查和德國、意大利等歐盟國家補貼削減影響下,光伏產品出口進一步受阻。以我市太陽能龍頭企業正泰太陽能為例,前5個月完成出口銷售額20467萬美元,同比下降20%。另外幾家大型的光伏企業銷售額降幅均超過50%,其中舒奇蒙光伏完成出口銷售額2919萬美元,同比下降57%;史陶比爾單月出貨量從原有70萬套左右下降到30萬套左右,同比下降也超過50%。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846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