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意志銀行全球市場清潔能源首席分析師高登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清潔能源利用的瓶頸,并不是清潔能源本身的開發,而是存儲和輸送清潔能源的基礎設施———智能電網的技術提升和建設!
記者在美國、歐洲等采訪了解到,隨著智能電網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的智能電網建設已經全面啟動。在智能電網理念逐步成為業界共識的進程中,政府正成為建設新能源基礎設施的主動力量,許多國家都確立了智能電網建設目標、行動路線及投資計劃,但鑒于不同地區的監管機制、電網基礎設施現狀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不同,各地的智能電網發展戰略也有所不同。
全球:政府引導智能電網建設
記者在國家權威機構ID C EnergyInsights了解到,據美國和歐盟的預測,2012~2017年期間,全球智能電網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年均增長比例將達到17.4%,特別是在硬件、軟件和服務方面的投資規模將更大。預計至2017年,全球智能電網基礎設施的投資規模將達到464億美元左右,而亞太地區將成為未來5年內投資增速最快的地區,預計其年增長比例將達到33.7%。 而綜合國際多家權威機構的預測,至2020年,全球智能電網投資將達到2500億美元。
根據國際能源大會的定義,智能電網(sm artpow er grids),就是電網的智能化,也被稱為“電網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勵和包括用戶、抵御攻擊、提供滿足21世紀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有關專家告訴記者,智能電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網架為基礎,以通信信息平臺為支撐,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包含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覆蓋所有電壓等級,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高度一體化融合,是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化電網。
據美國新能源協會的丹尼斯介紹,美國經過互聯網和3G的發展累計了豐富的進行標準戰的經驗,已經開始在智能電網標準中搶占先機。美國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 IST )提出將分三個階段建立智能電網標準。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曾在G ridW eek大會上宣布了N IST在第一階段的最新進展報告。該報告選取了近80項現有標準,用于指導和支撐當前智能電網發展,明確了14個需要優先研究和解決的方面,并特別分析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標準。
據了解,日本也已經開始搶占用電市場中的技術先機,正在試圖將其擴為世界標準。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富士集團以及三菱公司聯合制定了電動汽車接入電網標準,為電動汽車接入電網打下了良好基礎。日本在大型鋰離子蓄電池的研發方面技術領先,正在聯合美國,將其技術推廣為國際標準。
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智能電網處處長林弘宇透露,在“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智能化建設將投資2860億元。2012年將建設17個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163座充換電站和910臺交流充電樁,智能變電站1329座,改造132座,建設26萬戶電力光纖到戶,在26個省級公司推廣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建設8個省級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推廣應用3700萬只智能電能表。
“智能電網建設未來幾年將加速發展,全球智能電網建設形勢一片利好。從全球看,各國發展智能電網政府不可缺位!绷趾胗畋硎尽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811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