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變配電市場來看,2008年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正在逐步消退。自2010年以來,全球經濟逐步走出蕭條,民用、工業以及商業用電量都開始回升,并帶動變配電產業的恢復發展。在此過程中,一次設備和設計施工所占的比重較大,二次設備所占比重相對較小,但是增長較快。另外是一二次設備的融合進程開始提速,變配電解決方案的理念在歐美發達市場已經十分普遍,而在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市場,這一理念也逐漸得到企業的認可。
據初步估計,國際輸配電設備市場至2017年將維持約5%的增長速度,其中輸電設備市場增速平緩,而變配電設備市場增長較快。變配電市場增速較快主要是得益于新興市場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所帶來的用電增長,和節能環保在全球的盛行以及電網智能電網建設的大力推進。預計到2020年全球智能電網項目的投資將會超過500億美元,其中40%將投入到變配電領域,這將為變配電解決方案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
中國的變配電設備海外輸出量穩步增長,據據《我國變配電市場研究與展望》,變配電設備出口產值在未來幾年將保持5%-10%的增量。隨著變配電設備的出口增加,與之相對應的變配電解決方案的需求也會穩步提升。中國變配電設備出口廠商正逐步向既出口設備又提供解決方案的多元化經營方向發展,并取得了不錯成效。
從業務發展模式來看,在歐美發達市場,提供變配電解決方案的理念更易得到客戶認可。這是因為在歐美等經濟發達區域,輸配電與網絡、通信、自動化、軟件等行業的結合更加緊密,而客戶對變配電的要求也更高。分散的零件采購以及模式化的承包不能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在此背景下用電企業更加青睞于一攬子的變配電解決方案。ABB、西門子等國際電力巨頭由于其安全性的設備、專業化的服務和個性化的解決方案而備受好評,占據著歐美變配電的大部分市場。
從目前國內電力企業的海外訂單來源地區來看,主要集中在東南亞、非洲、中亞等一些發展中國家。目前,多數非洲國家還不具備電力設備生產能力,其電力生產和輸送能力普遍較低,成本居高不下,在電力系統方案設計、設備選配與采購、工程施工、檢修維護、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仍大量依賴外國承包商,同時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由于工業化現代化進程相對緩慢,電力系統建設發展較多依賴西方國家以及中國等亞洲國家。中國的電力設備供應企業和解決方案提供商適時打入這些國家的市場,取得了可觀的效益。比如,國內知名企業匯港科技的市場重點在蘇丹、中亞、東南亞以及中東地區;上市公司許繼電氣2010年取得在越南萊州投資總額達8500萬元的水電站總包項目和成功中標肯尼亞阿西河重油發電站項目,該集團上半年海外市場預算訂貨率達120%,完成年度目標的47%。
從海外訂單的持續性來看,一旦能夠進入某個國家或區域市場,還能夠獲得后續訂單。無論是傳統的電力設備企業還是新興的變配電解決方案提供商,在市場上都有一個獲得認可的過程,而國內企業在海外的認可過程正在加快。相對于ABB、西門子等國際巨頭而言,國內的變配電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成本上更具優勢,在技術上也日趨成熟。深圳華力特2006年開始涉及海外市場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不僅獲得安哥拉220KV國家主干網項目,還在非洲加納國家主干電網項目上被高度認可。在2009年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下,華力特海外市場業務保持平穩增長勢頭,得到了非洲及東南亞市場客戶的廣泛認同,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相繼為安哥拉、加納、柬鋪寨、緬甸、越南、老撾、盧旺達等國家提供變配電設備集成及服務。
國外變配電解決方案市場逐漸擴大,變配電市場方案市場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對于中國變配電解決方案提供商而言,充分挖掘國內變配電解決方案市場的潛力的同時,企業還應當緊盯國際變配電業務模式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發展戰略,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中國變配電解決方案提供商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首先,轉變經營模式。傳統以單純提供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為主要業務的經營模式在國際變配電市場上正逐漸喪失競爭力,變配電方案提供商應逐步調整經營結構,提高解決方案在整個公司業務中的比重,建立“以方案帶動設備”的經營模式,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其次,技術突破。變配電解決方案提供商要加強技術改革創新,掌握最新的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的完整技術,熟悉不同系統、不同品牌上游產品的功能特點、技術指標、性能參數等,并提高個性化硬件和軟件的開發能力。
再次,提高整體方案設計水平。變配電解決方案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變配電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競爭力。企業不僅應熟悉上游設備領域的相關信息,更要對下游應用領域的行業特點、用電需求、工藝流程、現場環境等因素有很好的掌握,這樣才能使方案設計更具針對性和適用性。同時,公司還應對不同客戶的方案進行個性化設計,并總結制作專業性的方案模板。
最后,增加項目經驗。豐富的項目經驗是客戶選擇供應商的重要指標之一。變配電解決方案提供商應建立一套完整的項目篩選、項目立項、項目跟蹤、項目實施、售后服務以及項目后續維護機制,同時將典型項目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主要參數與配置等不斷提煉、總結并建立數據庫,形成標準化的項目流程。<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798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