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表示,“儲能科學與技術對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節能意義重大。儲能是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發電、微網及電動汽車發展必不可少的支撐技術,因此儲能產業正成為新能源領域投資的熱點之一。但同時,由于儲能容量有限、受商業模式不成熟、相關技術標準體系缺失等因素的影響,儲能產業發展還需加強交流,各取所長,共同發展。
儲能是構建智能電網的關鍵環節
“隨著可再生能源體系和技術發展的不斷成熟,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英國,越來越多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正在接入電力系統,這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營造成影響。那么,如何平衡電力供需?如何解決發電側間歇式的問題?發展更多的儲能技術是一種很好的解決辦法!庇始夜こ淘涸菏縍ichard Williams在第二屆北京國際儲能大會上表示。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網運營面臨用電負荷持續增加、間歇式能源接入占比擴大、調峰手段有限等諸多手段,儲能技術尤其是調峰電源得到了空前發展。據介紹,儲能技術主要有物理儲能(如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 、化學儲能( 如各類蓄電池、可再生燃料電池、液流電池、超級電容器等) 和電磁儲能(如超導電磁儲能等) 等。這些儲能技術的技術水平、發展趨勢、應用前景各不相同。
目前抽水蓄能技術相對成熟,功率和儲能容量規?梢宰龅暮艽,對于控制電網的穩定和安全性及接入可再生能源都能發揮巨大作用,但存在受地勢影響大、響應速度較慢等缺點;鉛酸電池技術成熟,是目前最實用的儲能系統,但因鉛是重金屬污染源,因此鉛酸電池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鋰離子電池成本較高,產品性能目前尚無法滿足儲能要求,且其經濟性無法實現商業化運營……
有研究表明,單一的儲能技術很難同時滿足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儲能效率、使用壽命、成本等性能指標,如果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性能互補性強的儲能技術結合,可以取得較好的技術經濟性能。
目前,我國正在建設的堅強智能電網以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利用和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發電形式將是大型集中式發電和分布式發電相結合,電力系統中的儲能系統也將分為大規模集中式儲能系統和大規模分布式儲能系統。因此,沒有任何一種儲能技術可以全面滿足智能電網接納分布式能源的需求。為適應智能電網的發展,我國除發展抽水蓄能外,還應大力發展布置靈活的電池儲能技術,如鋰離子電池、鈉硫電池以及超級電容器等。
商業模式不成熟制約儲能發展
儲能技術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實現規模化儲能是個世界性難題。例如,目前我國風電儲能示范項目達幾十個,但真正上規模、達兆瓦級的僅有國網的張北項目和南網的儲能示范項目。其中,南網的儲能示范項目為10兆瓦,張北項目為20兆瓦。因此,儲能技術要在我國電力系統中大規模應用還需克服技術、成本等諸多問題,還需下大力氣發展多種儲能技術,實現自主創新。
對此,與會嘉賓指出:“在加大儲能技術研發力量的同時,要建立適合我國的大容量新能源及儲能技術的技術標準、安全標準、接入標準等標準體系!眹栏竦募夹g標準和規范化管理是驅動儲能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如西班牙就規定風電在上網前必須向電網提供風機出力曲線和發電短期預測曲線,誤差不能超過一定比例,否則將受罰,這就會倒逼發電商主動采用預測技術和儲能技術。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796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