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高效太陽能電池的需求量增加,各式各樣的技術已經引起業內的注意。太陽能業通過降低生產成本繼續追求最高的收益,這種意識已經根植于企業新技術的開發過程中。
太陽能市場已經長期處于供過于求狀態,主導方已經由供應商轉向消費者。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自2011年第二季度以來消費者對高效太陽能電池的高需求量。
技術改進非常重要,但是在市場上并沒有出現預期中的那種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太陽能企業一直處于虧損,沒有額外的資金投資新技術的研發。
據太陽能業研發專家透露,對商人來說,新技術最重要的特點是每瓦成本。企業需要知道達到一定的轉換率要投入多大的成本。另外,商人喜歡一旦這種技術應用于產品,他們能獲得哪些好處。由于太陽能電池市場價格依然高于生產成本,這些企業對自己目前的產品非常滿意,沒有必要投資開發新技術。
另外,由于太陽能企業渴望保持低成本,那些需要較高價格的新技術沒有商業化的市場空間。
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采用新的制造工藝而不是全新的技術來提高轉換率更加節約成本。
提高轉換率的兩個方法
提高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要方法有兩種,一是對現有技術進行部分調整來達到高效率的目標。比如雙層印刷、選擇性射極(SE)、發射極鉆孔卷繞(EWT)和MWT技術就屬于這部分。通過這些工藝,單晶、多晶、主流P-N節太陽能產品都能提高轉換效率。
第二種方法關于單晶N型太陽能電池技術。如Sunpower主導的指叉背接觸(IBC)、三洋主導的異質結(HIT)等都是通過創新工藝提高單晶N型太陽能電池轉換率的方法。
IBC工藝超過20個步驟。由于高成本和復雜性,該工藝更多的被應用于半導體部門,而不是太陽能企業。很多太陽能企業沒有設備、資本和專業知識采用這項技術。
與IBC相比,HIT工藝需要的步驟較少,花費的成本也較少。盡管松下對這項技術的權利已經失效,但是仍然沒有企業有能力取代松下,在這一工藝上占據主導地位。
上面提到的新工藝和目前的主導工藝在技術上、基本生產結構和材料上是不同的。所以,一旦新技術能有效將成本降至一定的水平,技術革新就能發生。這是因為通過利用新技術,轉換效率可以被提高到20%以上,遠遠高于轉換率為16.8%-17%的主流多晶太陽能電池和轉換率為18.4%的單晶太陽能電池。主流太陽能產品可能將很快遭遇轉換率瓶頸。<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780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