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早發展大型風電的區域,甘肅一直是我國風電發展的風向標。2010年11月,酒泉風電基地一期工程536萬千瓦裝機與配套的河西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同步建成,2011年,甘肅全網風電發電量累計70.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4%。2012年,酒泉風電基地二期首批300萬千瓦工程建設全面啟動。預計到2015年,甘肅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700萬千瓦以上。風電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了諸多難題與挑戰。風電并網、安全消納以及與發展規劃相配套等一系列問題,不斷地激發著行業發展的思考。
能源布局:風能與太陽能資源優勢明顯
河西走廊的春天正是刮大風的時節,車行在茫茫戈壁灘上,大風卷起的沙石劈里啪啦地敲打著車身,河西民諺云:“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 當地人戲稱:“我們這里兩個清潔工,一個東風,一個西風”。這里年平均風速高達8.3米/秒,每天都在刮著四五級的大風,讓人們苦不堪言。然而,曾經的風害如今卻是寶貴的資源。
甘肅是風能資源大省,據測算,理論儲量為2.37億千瓦,位居全國第五。走廊西端的酒泉地區是季風的源頭,年平均有效風功率在每平方米150瓦以上、有效風速時數6000多小時,風機年滿負荷發電小時數可達2300小時。
2006年年初,甘肅省提出“建設河西風電走廊,打造西部陸上三峽”。截至2012年3月底,甘肅電網并網風電場40座,風電機組3957臺,裝機容量560.11萬千瓦,占全網總裝機容量20.18%。按照規劃,2015年酒泉風電基地裝機容量將達到1270萬千瓦,相當于三峽工程裝機容量的三分之二;到2020年,酒泉市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000萬千瓦,總投資達1200多億元,這將是我國繼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之后西部大開發的又一標志性工程。
除了風能,甘肅還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甘肅省年太陽總輻射值為每平方米480萬~640萬千焦耳,是我國太陽能最為豐富的三個區域之一。
在酒泉市能源局的會議室里,掛著兩張地圖,一張是《甘肅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十二五規劃布局圖》,另一張是《酒泉市光電基地規劃布局圖》。酒泉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可達到每平方米600萬~700萬千焦耳,年平均日照時數3300小時,是全國理想的太陽能電力開發地區。目前酒泉地區已建成太陽能光伏發電站11座,裝機容量8.6萬千瓦,占全網總裝機1.14%。今年光伏發電將新建裝機13.2萬千瓦,到2015年,規劃光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00萬千瓦。
河西“風光”無限好,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甘肅人看到了無限潛力與希望。酒泉形成了全國最大的風機裝備產業園區,據不完全統計,園區規劃建設3年來,風電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累計達到432億元。據酒泉市能源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酒泉風電累計完成投資524億元,風電產業所帶來的GDP占到酒泉全市GDP的三分之一。而新能源及上下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為甘肅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還帶動了第三產業、勞務經濟的快速發展。
發展現狀:電網通道基本滿足風電送出需要
酒泉曾經創下兩年之內風電裝機新增10倍的奇跡。但是,2011年7月,當酒泉風電基地建設二期300萬千瓦工程的建設方案終于獲得國家能源局批復的時候,整個2011年酒泉地區卻“靜悄悄”,并無一臺新的風機立起。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763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