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產能過剩、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雙重因素疊加影響,暫時終結了近年來光伏產業超100%的高速發展時代。
“前所未有”的困難面前,中國光伏產業步入行業整合、冷靜反思時期。5月3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光伏產業合作推進會上透露出由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光伏行業商業模式、觀念新趨勢。
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
“現在不是沒有訂單,就是微利甚至虧損的訂單……”在光伏產業合作推進會上,共晶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建福談起光伏市場“寒意”,引起很多共鳴。他表示:“現在的市場環境最大的變化就是從原來的”賣方市場“變成了現在的”買方市場“!
去年以來,隨著歐債危機持續蔓延,德國等歐洲國家相繼削減了光伏補貼。而我國太陽能電池產品90%出口國外,其中70%出口歐盟。
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初裁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31.14%至249.96%的反傾銷稅率。業內人士分析,如果美國最終實施“雙反”,預計中國企業對美出口將增加36%左右的成本,中國太陽能電池產品將完全喪失競爭力。
光伏市場需求低迷的同時,供給也出現全球性產能過剩。2011年底全球光伏硅片產能增長了50%,達50GW,而安裝需求僅增長35%,為26.9GW。
近十年,中國光伏產業隨著國際市場的興盛而快速發展,并躍升為世界光伏產業大國。2011年,光伏組件產量超過21GW,約占全球總產量的60%。
“不完全統計,全國有20多個城市提出要建千億元的光伏產業基地或產業園區,而目前我們總共只有3000億元的市場容量!睍,工信部電子司副巡視員、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指出,在全球產能供需失衡背景下,中國的光伏產業面臨整合。
“穩中求進”替代“大干快上”
“我們的經驗是,從一開始便更加強調穩健的投資、風險的控制,還有技術的進步!本Э颇茉炊麻L陳康平說。近期公布的1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光伏企業中,晶科能源是僅有的兩家顯示盈利的企業之一。推進會上,“穩中求進”的投資理念替代“大干快上”的規模神話被當做是一種“成功的經驗”。<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755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