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這個名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他一手創辦了鴻海和富士康兩大集團,擁有一個27萬人的"紫禁城",相當于美國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的總人口。這個電子業的巨鱷不僅在電子業獨占鰲頭,而且還攪局光伏行業。
去年6月之后,郭臺銘在光伏領域動作不斷。先計劃與保利協鑫在山西成立合資公司進軍光伏電站項目,又表示將在江蘇投資光伏電池工廠,不過,此后卻一直未見任何實質性動作。不過,富士康還是來了。一位富士康光伏業務的人士當時表示,“目前雖是光伏行業的危機,但也是最好的時機,因為現在進來投資成本是最低的,包括設備、技術、人才等都是最低的!
鴻海、富士康創辦人郭臺銘
去年12月21日,郭臺銘旗下公司鴻海發布公告稱,將投資3000萬美元,在大陸成立富昱能源科技(阜寧)有限公司,生產光伏電池及光伏組件。事實上,鴻海江蘇阜寧光伏電池組件項目是鴻海集團、協鑫集團、阜寧縣三方共同合作的新能源及光伏產業項目的一部分,后者總投資15億美元,計劃到2014年底形成產能達到3GW硅片、光伏電池片和光伏組件的光伏基地。
在攪局光伏業后,郭臺銘又將目光轉移到了國外,今年3月27日,夏普在日本宣布,臺灣鴻海集團出資52億元人民幣,收購夏普約10%股份,成為夏普第一大股東。薄利之刃越來越鈍,郭臺銘欲在代工模式之外,另辟一條新路的意圖也越來越明顯,郭臺銘欲走出為他人做嫁衣的困境,進行一場模式大變革。
綜上所述,郭臺銘似乎并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最近,郭臺銘又開始主張“富人稅”,郭臺銘愿意從富人角度,幫助當局解決財政問題,具有重要示范效果,“雖然沒找到臺灣的巴菲特,但找到臺灣的郭臺銘”,但證所稅才是“救窮的根本”,仍要繼續推動。
郭臺銘認為,如果現行證所稅版本抽不到100億臺幣的稅,不符合效率、便民的目的,更影響股市與經濟發展,因此提出“郭臺銘版”,針對富人每年可多征收180億臺幣的稅,以實踐“公平正義”。
郭臺銘稱:“如果證所稅就是沖著富人而來,沖著我而來,我都要將財產全部捐出去了,我如何會在乎多繳一點稅?”
郭臺銘表示,該版本很簡單,就是針對前300名富人多增加所得稅。前100名富人依比例共多增加100億臺幣的稅收;自101-200名富人依比例每年共多增加50億;第201-300名依比例每年共多增加30億。這樣每年就可以增加180億的稅收。<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743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