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型鋰—硫電池研究取得重大進展。研究人員應用納米技術對鋰—硫電池技術進行重大改進,使用碳納米微粒構成多孔電極,使其吸附硫的能力大大增強,電池達到最高的性能。據悉,該項目由德國慕尼黑大學和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合研發,他們表示該項目未來有望替代目前的鋰離子電池。
據了解,鋰—硫電池兩個電極由鋰電極和硫—碳電極構成,在兩個電極之間進行鋰離子交換。硫材料在這個系統中起重要作用,理想情況下每個硫原子可以接受兩個鋰離子,硫的重量輕,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儲能材料,同時硫本身不導電,因此在充放電過程中電子不易遷移流失。
據介紹,此項研發成果的關鍵是,研發人員將硫材料制成了表面積盡可能大的能接受電子的電極材料,同時又將其與導電的基體材料對接。為此,科研人員用碳納米微粒制成一種多孔結構的支架,這種碳納米微粒多孔結構具有十分獨特的表面性能,其空隙率達到2.32立方厘米/克,比表面積達到2445平方米/克,也即在一小塊方糖大小的材料中具有與10個網球場相當的表面積。在孔徑只有3~6納米的孔隙中,硫原子可以非常均勻地分布,因此幾乎所有硫原子都有與鋰離子接觸并將鋰離子接受的可能,同時這些硫原子又與具有導電性的碳材料緊密相連,因此分布在這種多孔碳納米微粒中的硫材料具有了優良的導電性能并且非常穩定,其儲存電能密度達到1200毫安克/克,并且循環充放電性能良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鋰—硫電池有望替代鋰離子電池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2-5/2012525102531.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2-5/2012525102531.html
文章標簽: 鋰—硫電池/鋰離子電池/碳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