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備受關注,然而遲遲未出臺的產業規劃讓企業有些茫然。在經歷了長達兩年多時間的討論和修改,備受業界關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的靴子終于落了地。4月18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討論通過。按照《規劃》,爭取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 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0萬輛。
規劃明確,當前重點要推進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提升我國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至此,業內一直議論的技術路線問題,也得到了明確。與早前在業內流傳的版本相比,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終于登堂入室。

“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的表達,顯示主管部門采取了更務實的態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從押寶純電動,到現在"兩條腿"走路,新能源政策的制定更加貼近市場,也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在上周剛剛發布的一季度銷售數據統計中,中汽協首次將節能與新能源車型的產銷狀況納入統計范圍,并以季度為單位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汽車整車企業生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8626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655輛、混合動力1300輛、代用燃料汽車5671輛。在銷售方面,第一季度共計銷售新能源汽車10202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830輛、混合動力1499輛、代用燃料汽車6873輛。
業內人士認為,“政策拽著市場跑”是中國最典型的行業現象。隨著政策的落地,各大車企也各顯神通,上演一場新能源方面的競速賽。
曾經號稱要“彎道超車”的自主品牌已經回歸理性。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推廣方面,不少企業也可圈可點。比如長安今后全系車型標配啟停系統,這一舉措將為長安車型平均節油8%左右;而在電動車方面有天然優勢的比亞迪,一方面與奔馳合作開發全新品牌“騰勢”插電式混合動力概念車,一方面在車展上全球首發了一款叫“秦”的雙模電動車。此外,上汽也通過榮威新750Hybrid混合動力轎車、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展示上汽集團在“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技術路線上的產業布局。
在傳統車型上不占優勢的日系車,已經展現出要通過新能源車型打一場“反擊戰”的決心。去年10月,豐田汽車中國研發中心在江蘇常熟開建。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男首次明確了豐田在華新能源車入華時間表:2013年引入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型。今年3月,豐田再次發布“云動力”計劃,并將“混合動力”名稱變更為“油電混合雙擎動力”,顯示出豐田在混合動力方面的優勢與決心。
在北京車展上,豐田將攜多款全球首發車型參展,在豐田展臺與雷克薩斯展臺出展的50款車型當中,有16款為混合動力車型、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占到參展車型的30%以上。此外,本田也在本月中旬發布了中期戰略。本田中國本部長倉石誠司認為,中國最現實的選擇就是混合動力,本田高端品牌謳歌將在中國投放首款混合動力車型ILX。
矢志不渝推動“藍驅戰略”的大眾,在新能源方面則堅持弱混和電動車的戰略。大眾中國總裁兼CEO倪凱銘表示,未來5年內,大眾將全面推動能量回收啟動停車系統以及混合動力車型,到2013年,大眾將計劃在中國實現銷售100輛電動車的目標。在北京車展上,大眾展出了E-Bugster甲殼蟲電動概念車、朗逸電動車等。相比之下,寶馬將與華晨合作生產合資自主的新能源車型,這個消息更為吸引業界的目光。據悉,合資自主品牌將于年內推出。此外,寶馬純電動i3概念車和i8插電式混合動力超級跑車最快將于2013年量產。而奧迪也在日前公布了其全球電動汽車戰略。今年下半年,奧迪將在中國開始A1和A3兩款電動車的路試,2015年開始,一汽奧迪將逐步國產奧迪全系電動車型。
在增程式電動車方面有著絕對話語權的通用也不甘示弱。早在去年10月,上海通用就舉行了一場規模龐大的新能源車試駕活動,包括混合動力君越、雙;旌蟿恿P雷德、增程電動車沃藍達、雪佛蘭Equinox氫燃料電池車、賽歐純電動概念車和通用汽車電動聯網概念車EN-V等6款新能源汽車。對于通用來說,新能源不僅僅是單純的產品,更包括了一整個綠色產業鏈。在上海通用工廠,已經有在使用的太陽能停車場。在這個停車場里,有一些充電樁,電力來源于太陽能。而在美國,通用汽車和通用電氣聯合進行未來智能電網的設計,以及充電配套設施的研發,在將來這些同樣也會在中國實施。
“無論是電動車,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自主品牌與合資企業在技術上還有很大的差距,正視這樣的差距,才有利于自主品牌更好地認清局勢,做出調整!睒I內人士認為,在北京車展這個“秀場”上,各大品牌都攜自己最新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和車型亮相。然而,在這場有關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市場對決的戰場上,廝殺才剛剛開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