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即將出臺的《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和《電池行業“十二五“規劃》成為懸掛在鉛酸蓄電池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環保部出臺的《關于加強鉛酸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使得“關停”和“整頓”成為業界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近日,我們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資本整合’問題開展了一次深入專家訪談。
鉛酸蓄電池由于其安全穩定、性價比高等優點在二次電池領域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并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啟動、動力電池及后備與儲能電池三大領域。但是2011年爆發的“血鉛事件”讓整個行業掀起了一股整頓風。
針對“鉛酸電池”領域專訪了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秘書長劉家新和廣發信德高級投資經理吳凡,與之共同探討鉛酸電池方面問題。
記者:目前,大量的企業宣布進入鋰電池行業,在下游應用市場未完全打開的情況下,您是如何看待企業的這種投資行為呢?對相關企業又有什么樣的建議呢?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秘書長劉家新:從行業發展階段來看,動力電池處于發展初期,雖然說面臨著較大的市場風險,但是也正是因為處于這樣的一個發展階段,對企業來說也是機會,發展初期能夠搶占先機就能夠在產業成熟后取得領導性的地位。因此,我認為雖說新能源汽車目前還沒有產業化,但是只是時間的問題,畢竟可預見的市場規模足夠大,因此,有優勢的企業應該提前來布局動力電池產業,以搶占發展先機,如果硬要等到市場成熟之后再進入,那是已經是一片紅海了。
對于投資動力電池的企業,我建議首先要對動力電池產業鏈有深入的分析,真正的了解這個市場的基本規模,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來選擇性的進入某些產業鏈環節,不能什么都做,一定要做自己擅長的領域,比如正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還是電池組裝,投資前要做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其次,不要一味的只看到新能源汽車市場,而忽視已經成熟的市場比如電動自行車和電動工具還有已有的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市場。其實這一塊的市場還是非常大的。再次,企業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有自己的技術優勢,因為產業發展初期,技術是企業真正能夠勝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最后,一定要注意資本運作。
記者:在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面前,轉型成為鉛酸蓄電池企業長遠發展的唯一出路。那么鉛酸電池企業在當前環境下如何尋求轉型?并且轉型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呢?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秘書長劉家新:鉛酸電池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應首先對行業和企業有一個客觀的分析,弄清楚行業的基本特征和自身企業的真正優勢所在,在此基礎上,可與通過借行業整合機會,做大做強鉛酸蓄電池行業;產業鏈上下游整合,做強回收環節打造新型循環經濟;立足鉛酸蓄電池業務,進軍鋰離子電池等新型電池領域;與下游應用領域打造“產業聯盟”,提高市場占有率等方式尋求企業轉型。在轉型過程匯總,企業要在業務布局、產品選擇、技術研發、管理體系、人力資源等方面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并通過資本運作等手段來保障企業的成功轉型。
記者: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小微企業較多,并且大部分為輕資產企業,這些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而您對這些企業有什么樣的融資建議呢?
廣發信德高級投資經理吳凡:小微企業和輕質產企業由于沒有信用記錄和可供抵押的固定資產,很難獲得銀行的貸款,就目前中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來看,銀行貸款仍是我國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之一。而這類企業在尋求貸款時就需要借助擔保等中介公司,從而使得整個資金的獲取渠道拉長,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了這類企業的財務風險。
小微企業和輕質產企業在融資過程中一定更要創新觀念,靈活利用各種創新融資渠道。比如中小企業集合債、知識產權抵押、新三板、產權交易、政策性融資、風險資本等多種融資渠道。
記者:作為專業的投資者,您在投資相關企業的時候最看重的是什么呢?
廣發信德高級投資經理吳凡:在投資前,首先應分析行業政策,以政策導向選擇投資領域;其次,在投資時一定要選擇熟悉的領域,在熟悉的領域做投資才能真正的了解企業;再次,成長性是做投資時最看重的一點。第四,投資的最終目的是盈利,因此,市場永遠比技術更重要。最后,我要強調一點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企業,投資者給企業發展需要的資金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投資者要給企業提供增值服務,和所投資企業共同成長。<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706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