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電子供應商管理調查報告》在2012中國(深圳)電子展期間隆重發布。該調查是中國電子業重要的年度行業調查,由專業的電子技術媒體平臺CNT Networks和專業市場研究公司China Outlook Consulting聯合舉辦,旨在透析出口低迷環境下,中國電子制造商的供應商管理策略。調查重點關注在應對挑戰時,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中國電子整機制造商的第一供應商管理、降本途徑和采購風險管理策略。
過去一年,歐債危機給出口導向的中國電子制造業嚴重打擊,電子制造業出貨減少,庫存增加,資金周轉期變長,元器件需求減少。這一市場需求趨勢對電子整機制造商的贏利前景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迫使他們必須尋找逆境生存模式和拓展新的贏利增長點。
結合這一市場環境,CNT Networks與China Outlook Consulting 戰略合作,策劃和組織了2012年度中國電子供應商管理調查活動,并獲得4個核心研究發現:
l 整機制造商開始避免過度依靠第一供應商,尋求較為分散供應商以規避供應風險;
l 尋找替代物料成為常態降成本手段,并開始越來越多地采用在線工具尋找替代物料;
l 多用通用元件、少用定制元件成為最普遍的采購風險應對措施;
l 整機制造商對質量和供貨能力因素的重視已超過性價比因素。
調查發現,中國電子制造商降低了五大類物料在第一供應商處的采購數量比例,其中IC、分立器件、無源元件、模塊/電池的采購數量比例經歷了2011調查的提高之后回落到2010調查的水平。隨著第二甚至第三供應商產品質量、性能、價格優勢的提升和競爭力的增強,中國電子制造商開始采取措施降低潛在供應風險,并且進行COST DOWN。尋找替代物料連續三年蟬聯COSTDOWN的最主要手段,特別受到小公司的重視。
需求預測不準是過去一年最大的采購風險,且需求預測不準對大公司的影響比小公司更加嚴重。為了降低采購風險的影響,整機制造商采取了綜合的應對措施。多用通用件少用定制件是最普遍的采購風險應對措施。性價比、質量和供貨能力作為供應商選擇的三要素。
“在出口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下,中國電子制造商的供應商管理策略需要作出調整。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中國電子制造商應該采取適合自己的供應關系管理和評估策略。我們相信《2012中國電子供應商管理調查報告》所揭示出的經驗和規律,能夠幫助電子元件供應鏈上的所有整機制造商有效地應對當前的采購風險,幫助他們今年有更好的市場表現! 調查主辦機構CNT Networks CEO劉杰博士(Dr. Michael Liu)表示。
此次調查,CNT Networks的分析師還特別通過對電子制造商的專業采購人員的采訪,為調查報告提供有力的案例分析。在報告發布會上, CNT Networks 內容運作總監陳路發表題為《透析出口低迷環境下的供應商管理策略》的主題演講,分享調查的核心發現。
“此次調查歷時1個多月,篩選出有效問卷685份,調查對象為電子系統制造商、設計公司和科研機構中的采購經理、供應商認證經理、品質管理、研發工程師、技術經理、供應鏈管理與公司高管!标惵方榻B說,“除了在現場發布的印刷版報告之外,CNT Networks旗下網站電子元件技術網將會提供該報告的電子版下載!<
來源:電子元件技術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701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