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作為一個前景無限的新興產業,連年來,深受資本市場與各地政府的寵愛。然而, 2011年,歐債危機、“雙反”調查的“外憂”與產能過剩、行業混亂的“內患”竟在不期中交織,曾經如火似荼的光伏產業進入“極寒嚴冬”。
行業人士指出,國內光伏行業要走出目前的“寒冬”季節,唯有寄望于國內市場大規模啟動,而國內市場需求及時啟動的根本之策,必須通過大力發展屋頂光伏電站來推動。邁入2012,政府不斷出臺政策以促進屋頂光伏產業的發展,這是否能成為光伏產業的救市稻草?
2004年,德國引爆歐洲光伏市場;2005年,意大利啟動全新的上網電價補貼政策;2007年,西班牙光伏市場啟動。朝氣蓬勃的歐洲太陽能光伏市場,一直以來便是國內光伏企業賴以生存的陽光。
2011年,歐債危機爆發,歐洲經濟快速步入下行通道,光伏產業面臨厄運。德國意大利先后下調光伏補貼,光伏產品價格直線下跌。
面對這一外需疲軟的局面,國內相關扶持政策無疑是雪中送炭。事實上,國家已出臺了不少對光伏產業的政策扶持。2011年8月份,國家《國內光伏標桿上網電價》所給出的補貼價格1.15元/kWh,遠遠高于2010年特許招標的0.72元/ kWh的價格;2011年12月中旬,國家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由4厘/ kWh調整為8厘/ kWh,并且在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這些都是政府給出行業發展的積極信號。
但中國的光伏產業究竟應該選擇什么樣的發展路徑?任何一項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都無外乎符合兩條:“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光伏同樣如此。
- 1
- 2
- 3
- 4
- 總4頁
轉載聲明:此內容為電源在線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電源在線網",并附帶原文鏈接。
本文鏈接:“屋頂”光伏能否成為產業“救市稻草”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6756.htm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6756.htm
文章標簽: 光伏/上網電價/可再生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