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春回、萬物吐新。轉眼間,“十二五”的第二年已邁開步伐。
2011年,對于新能源產業來說無疑是跌宕起伏、悲喜交加的一年。在這一年里,國內新能源市場一方面迎來了政策的大力扶持,另一方面也遭遇了來自海外市場萎縮以及“雙反”帶來的市場考驗。這段時間,企業擴張步伐暫緩、利潤空間下降,成為擺在新能源行業面前的最現實問題,以風電、光伏、生物質能為代表的新能源正面臨成長期的陣痛。
2012年的國內整體經濟形勢復雜,其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幾乎所有能源企業2012年最關注的焦點都在政策上,新能源企業更是渴望能夠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扶持。
對此,有行業專家分析稱,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的政策已經很到位了。例如光伏方面,在2011年8月份,國家《國內光伏標桿上網電價》所給出的補貼價格1.15元/kWh,遠遠高于2010年特許招標的0.72元/ kWh的價格;2011年12月中旬,國家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由4厘/ kWh調整為8厘/ kWh,并且在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這是政府給出行業發展的積極信號,未來還將有更多的相應政策出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在近期召開的2011年度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表示,2012年將陸續發布一系列關于能源發展的各項規劃,其中包括《核電安全規劃》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調整規劃》。此外,國家能源局今年將續推風電光伏項目審批統一規劃制。
但是,政策的作用畢竟有限,近幾年來,我國太陽能、風電發展過快,都超過了規劃目標,這種過快的發展速度暴露出一系列問題。企業處于低迷期,是由于近幾年企業蜂擁進入、盲目擴張的結果。未來幾年,中國新能源行業必將要為之前的盲目擴張、低門檻進入的瘋狂行為買單,在這個時候,企業需要更加理性地重新審視企業自身,理性地考慮企業發展方向。解決了這些根本性問題,產業才能走出陣痛,朝著健康長遠的方向快速成長。
本期《電源世界》將重點關注新能源產業鏈近況,剖析行業未來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詳情請關注本期深度報道欄目《“屋頂”光伏能否成為產業“救市稻草”》,市場縱橫欄目《意大利大型光伏項目補貼削減為零 小型項目最受益》等文章。<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675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