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國內組件企業基本95%出口,5%國內安裝,目前屬于海外市場驅動型市場。國內光伏組建及電池的產能已經達到50吉瓦,而國內年均2~3吉瓦的裝機仍然微不足道。國內光伏的啟動短期對光伏組件及電池產業鏈的帶動有限,而光伏逆變器有望大幅受益。
逆變器行業有著較高的行業壁壘,入門容易,做大做好難,如低電壓穿越以及轉化率均可能成為技術壁壘。2011年11月9日,西北電監局印發的《西北區域光伏電站并網管理暫行規定》,光伏逆變器必須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確保在電網電壓低至20%情況下保持1秒不脫網,低電壓穿越淘汰部分中小企業。光伏逆變器作為一個在中國剛出現不久的產業,相對較低的進入門檻確實吸引了眾多國內企業參與研發生產,但產品參數和品質能夠獲得廣泛的機構認證、客戶認可,乃至實現批量出貨的企業則寥寥無幾,全球范圍內的情況同樣如此。全球龍頭SMA占據市場份額達40%以上,第二梯隊四個廠商合計占據30%以上市場份額,其余超過150多家公司分割剩下的市場,行業集中度較高。光伏逆變器作為對長期運行穩定性要求較高的產品,具有較深厚的技術積累、且能夠率先獲得一定規模穩定運行業績的企業,才有機會做大做強,而邊緣企業則將很快被市場淘汰。此外,轉化率決定了光伏發電系統投資回報率。
太陽能電池產生的直流電必須通過逆變器轉化成交流電才能用于民用和生產,轉化過程中不可避免要損失一部分能源,逆變器的能源轉化效率決定了光伏發電系統投資回報率,轉化率較低的產品將喪失競爭力。
光伏逆變器市場在2011年第三季度遭遇寒流,最新研究表明,逆變器收入同比下降了20%,但目前看產品跌價幅度逐漸趨緩,目前國內的報價在0.8元/瓦左右。行業內目前普遍擔心光伏逆變器會像光伏其他產業鏈一樣,出現大規模擴產,產能大幅過剩,價格大幅下滑,行業贏利能力大幅下滑的局面。
據報道,2011年,國內光伏逆變器產能約為3.3吉瓦,全球產能則將超過55吉瓦,加上擴產預期,全行業的供給過剩恐將長期存在。光伏逆變器屬于電力電子行業,屬于輕資產行業,固定資產折舊占比較小,以陽光電源為例其制造費用占比僅4%,產能彈性較大,行業產能收縮相對自如,縮產保價的能力相對較強,預計毛利率下滑到一定程度將啟穩,不會出現像組件和電池似的惡性競爭。此外,光伏逆變器的成本只占整個光伏設備成本不到10%,相關企業收入規模較小,目前國內行業龍頭的年收入才6億左右,而對于新進入者,由于技術和市場等因素,其做大較為困難,低價競爭很難實施。光伏逆變器經過2011年的大幅降價,行業的超額利潤已經基本被擠壓,目前利潤屬于合理利潤水平,未來繼續大幅下降的空間不大。
國內光伏逆變器經過2011年的高增長后,2012年受價格下降影響,增速有所放緩,隨著行業競爭格局穩定,中小企業退出市場,光伏逆變器價格穩定,行業增速有望加速,光伏逆變器有望在未來10年中保持20%~30%的增速。
現在的光伏逆變器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類似于變頻器、UPS行業,呈現三個階段的高增長:第一階段:國內市場快速啟動高速增長;第二階段:國內市場平穩增長,進口替代維持高于行業的增長;第三階段:搶占海外市場,維持高增長。目前國內光伏逆變器市場處于第一階段,行業仍處于成長的初期。<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664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