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對于全球太陽能產業來說是一場久未經歷的“寒冬”,而逆變器成為本輪光伏寒冬里僅存的暖意,但這個子行業也難逃跨越式發展,然后光速般冗余的前車之鑒。
在此輪行業冬天中,生產光伏逆變器設備成了惟一尚有陽光照射的地帶。受益于組件價格的下降和國內標桿電價的出臺,光伏逆變器作為光伏系統的核心功率調節器件,正在享受國內市場帶來的利好。
不要忽略風險。相對較低的技術門檻也引來了大批新進場者,過度投資、價格戰和洗牌??除了同業競爭,光伏逆變器廠商還要面對相當強勢的產業鏈上下游。
國內市場興起
光伏逆變器名字很拗口,但功能很簡明:把光伏發電產生的直流電轉化成交流電,從而接入電網系統或是負載。
光伏逆變器能夠一枝獨秀,有其先天原因——它并不身處多晶硅產業鏈中,而是電力電子設備在光伏領域中的一個應用。此輪多晶硅光伏產品的全面跌價并未傷及逆變器行業!拔覀兘衲甑匿N售收入還是增長了,光伏組件價格這么低,又有了1.15元的保底電價,業主電站建得多,我們就賣得多。”安徽頤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頤和新能源)的區域經理朱陽表示。
資本市場也在其中看到了機會。一位清潔能源行業的風投人士介紹:“太陽能市場的投資機會是見仁見智的,比如逆變器、微逆變器這些都有挺多人在關注,都可以投。”
根據Solarbuzz的研究報告,2011年中國光伏市場實際完成量將超過1.6GW,較2010年增長230%以上,上網電價補貼政策的實施被認為促進了中國光伏項目的爆發式增長。在青海等地,1.15元/度的上網電價,已經能夠給一些電站帶來10%以上的內部收益率。對于2012年的國內新增裝機,行業內普遍的預測是2.5GW-3GW,也有樂觀者把數字調高到了5GW以上。
由于產品用途的緣故,裝機在哪里,逆變器市場就在哪里。陽光電源目前是國內最大的光伏逆變器供應商,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2.92億元,較2010年同期增長65.63%,其國內市場占比近80%。研究報告預計,到2015年,國內光伏逆變器市場將超過50億元。
產能正在積極擴張。陽光電源IPO募得資金的一部分,便用于1GW規模的產能擴張。南京冠亞電源在2012年產能將達到1.5GW,科士達的公告稱,2012年將新增100kW以上逆變器720臺,10kW以下則將增加15600臺。
盡管市場似乎方興未艾,但擔憂已經產生。一位在逆變器行業工作了九年時間的人士表示,國內的逆變器市場已經被做濫了,“‘濫’是因為光伏逆變器市場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國內有N多沒聽說過的企業,好多都是剛剛成立的公司,買現成方案,這樣的企業如何能保證質量和服務?”
國內現在有多少家企業生產光伏逆變器?根據國家質量認證中心統計,通過其認證的約53家。亦有統計數據稱目前國內生產光伏逆變器共有135家廠商,其中絕大多數是在2007年以后進入這一領域的,有的還處在預研和樣機生產階段。
- 1
- 2
- 3
- 總3頁
來源:新浪財經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646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