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多晶硅價格坐上了“過山車”。據數據統計,上半年價格猛挫30%,眾多上游企業日子很是難熬。
“受制于"兩頭在外"得行業格局以及歐洲國家下調多晶硅補貼,多晶硅價格出現了一定程度得下跌!庇⒗紫瘧鹇怨亳R學祿表示。
2011年7月,多晶硅價格忽然出現強力反彈。保利協鑫、賽維LDK等公司稱,近期多晶硅現貨價持續上揚,目前比上半年最低點上漲約10%,國內光伏發電企業有望借此走出最為困難時期。
組件、電池遭遇大面積毀單,價格下降很快。在經歷了火爆得2010年后,2011年上半年國內多晶硅企業遭遇寒流。
據悉,外商毀單得情況主要集中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國,一種是買家資金鏈斷裂,拒不執行合同溜之大吉;另一種則是買家趁機壓價,所出價格只有合同價格得2/3或者更少,若賣家不賣,只能將貨物積壓在港口。
據了解,2011年上半年市場對光伏發電行業得沖擊已逐漸從中小企業向大企業蔓延,一些大企業紛紛降價銷售,利潤急劇下跌。數據顯示,自2011年年初至6月末,多晶硅價格已經下跌30%,下游得光伏發電組件和電池得價格下跌得幅度在20%。
馬學祿表示,光伏發電2011年遭遇低谷期與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光伏發電補貼政策紛紛下調有關,各國安裝商舉棋不定,直接影響了我國光伏發電企業得出口。
除了歐洲國家得政策“寒冬”之外,國內企業得迅速擴張也難辭其咎。在過去一年,英利綠色能源得產能翻了1倍,提高到了1吉瓦之上;無錫尚德得產能翻了2.5倍,從700兆瓦擴張到了1800兆瓦,此外還有常州天合、蘇州阿特斯等企業得產能也呈現翻倍發展,而全球光伏發電市場卻并未出現翻倍發展。
外商毀單、歐洲政策調整、擴張過快,價格快速下降。這些因素集體爆發,讓光伏發電行業在2011年上半年進入了不折不扣得寒冬期。<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644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