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隨著特高壓和智能電網的推進,拉動了電力設備企業的蓬勃發展。而進入寒冬期的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也將設備制造商帶入尷尬的境地。業內人士預測,2012年,對于設備制造商來說是整合和洗牌年,機遇與挑戰并存,但無論怎樣,只有活下來的企業才有資格迎接機遇、接受挑戰。
智能變電站市場爆發式增長
“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在智能電網中電網建設本身以及智能化設備方面的投資將達1.5萬億元,即每年3000億元左右。其中,對配電網建設的投資額占50%、輸電網投資額占50%;并且,配電網投資額中對農網建設的投資額又占50%。智能化投資方面,“十二五”期間,國網公司電網智能化投資的總額預計為2800億元,年均投資560億元,為“十一五”年均投資250億元的2.24倍。
9月28日,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在2011智能電網國際論壇上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建設110千伏及以上智能變電站6100多座,其中新建5100多座,改造建設1000多座。統計數據顯示,未來10年,變電領域智能化投資規模達到748億元,占智能化總投資的19.5%。按照國家電網的規劃,2009年至2010年為規劃試點階段,目前建成110千伏至750千伏智能變電站18座,在建56座。
根據相關規劃,智能變電站將成為新建變電站的主流,迎來爆發式增長:第一階段新建智能變電站46座,在運變電站智能化改造28座;第二階段新建智能變電站8000座,在運變電站智能化改造50座,特高壓交流變電站改造48座;第三階段新建智能變電站7700座,在運變電站智能化改造44座,特高壓交流變電站改造60座。根據設備廠商實際供應能力,預計在大規模推廣的初始階段實際可操作的規模是600座/年。
智能變電站技術日臻完善,已具備大規模推廣的條件。目前智能變電站的主要技術集中在傳統繼電設備改造、光電互感器、成套設備在線監測系統、故障錄波等方面,其中,成套設備在線監測系統、光電互感器、故障錄波及時間同步系統均屬于新增市場,相關企業受益最為顯著。
變頻器進口替代成行業主題
報告顯示,我國發電總量的66%消耗在電動機上,其中高壓電機占電動機裝機總容量的一半,而高壓電機中近70%拖動的負載是風機、泵類、壓縮機,其中一半適合調速,即約有1.015億千瓦的電機處在浪費運行狀態。變頻器一般節電率在 20%~30%左右,按照電動機每年工作700小時計算,如果1.015億千瓦電動機均加裝變頻器,則每年可節約用電量1421億~2132億千瓦時。
高壓變頻器下游市場主要包括電力、冶金、建材、石化等高耗能行業,這些行業是“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的重點,擔負著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目標的重任,因此,高壓變頻器的市場空間受經濟周期的影響較小,而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影響較大。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6438.htm

